2025-02-07
郭美懿
近期流感疫情升溫,統計第4週(1/19~1/25)類流感門急診就診人次達16.2萬,創近10年同期最高,預估開工後1至2週還有上升趨勢。民眾搶打流感疫苗之餘,近日赴中醫門診希望增強免疫力的人數也增加,中醫師特別提供5招養生法,讓民眾在接受現代醫學治療的同時,也能夠輔以中醫調理,抵抗病毒入侵。
閱讀更多
2024-12-31
郭美懿整理
據內政部最新「戶口統計資料分析」,截至2024年8月底台灣65歲以上人口數達441.6萬人,占總人口的18.87%;若成長速度不變,預估明年就會來到20%,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儘管如此,隨著醫療科技進步、養生觀念興起,過去被視為「高齡」的60歲世代,無論是體力或外表都跳脫傳統「阿公阿嬤」或「阿伯大嬸」印象,甚至多數都自認只是「中年人」。在65歲以上國民占總人口29.1%的日本,近日就有一項有趣調查——有43.3%的高齡者不願慶祝「敬老日」,受訪者普遍表示「我還沒那麼老」,其次則是覺得「慶祝敬老日,讓我感覺自己老了!」
閱讀更多
2024-11-06
郭美懿
儘管新冠肺炎疫情趨緩,但據疾管署統計,全台65歲以上國人每週仍有逾500人死於肺炎及流感,而隨著秋冬到來,包括流感、新冠肺炎、肺炎鏈球菌、呼吸道融合病毒感染都將進入大流行期,民眾更不可掉以輕心。台灣感染症醫學會呼籲,民眾應加速接種疫苗,特別是熟齡與罹患三高、慢性病的高風險族群。另外,新冠疫情加重「超級細菌」增長,民眾除了接種疫苗,減少感染機會之外,也應該合理使用抗生素,避免因不當使用而助長抗藥性細菌的增長,陷入「無藥可醫」的困境。
閱讀更多
2024-10-30
郭美懿
演藝資歷逾半世紀的資深演員石英(本名:林忠平),驚傳上周日(10/27)於台大癌醫中心病逝,享壽82歲。石英1970年出道,曾四度提名金馬獎男配,戲劇代表作包括《保鑣》、《草地狀元》、《第一世家》等多部熱門八點檔連續劇,消息一出讓演藝圈群星與粉絲們萬般不捨。
閱讀更多
2024-04-26
郭美懿整理
20241204編按:知名作家瓊瑤今(12/4)驚傳輕生亡,享壽86歲!瓊瑤25歲發表《窗外》出道,代表作品包括《庭院深深》、《幾度夕陽紅》、《煙雨濛濛》、《望夫崖、雪珂、青青河邊草》、《還珠格格》等,逾50年寫作生涯創作百部作品,且幾乎改編為電影與電視劇,成為華人世界跨越世代的共同回憶。據了解,瓊瑤曾交代兒媳秘書4日中午回淡水住處「雙映樓」看看,秘書進門後發現瓊瑤陳屍家中,趕緊通報119,救護人員到場時已無生命跡象。瓊瑤在輕生前7天(11/28),才在臉書以《憶亡夫》─不如歸去─,寫下長文思念亡夫平鑫濤。她在文中寫到,「最近,我忙著為我的人生做一些收尾工作,快要87歲了,我要把一切安排好,我不能步上你的後塵」。 「你去世已經5年半,加上臥床人事不知3年多,再加上失智忘記我的日子,早已超過10年!」瓊瑤感嘆,自己終於可以再度面對夫妻倆那些美好的「當下」、「那間病房」、「花塚」、「在朋友家逗猫」和其他種種……坦言:「我多麼多麼的想你!」字裡行間透露思念之情。而瓊瑤辭世後留下千字絕筆遺書,透露曾經目睹依賴「插管維生」的「臥床老人」慘況,而自己不願那樣的「死亡」,強調「我是『火花』,我已盡力燃燒過。如今,當火焰將熄之前,我選擇這種方式,翩然歸去。」但她也呼籲年輕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生命,一時的挫折打擊,可能是美好生命中的「磨練」,應該勇敢,要活出強大的「自我」,不要辜負來世間一趟!其實瓊瑤在4月生日當天,曾宣告決意逐步淡出媒體,歷經多年喪摯愛的生活,也在《今周刊》裡讀到一篇「預約我的美好告別」,影響她不斷學習放下。瓊瑤還自創歌曲,祝福每一個人都擁有「快樂與翩然」,她說,這兩樣東西,才是人生追求的極致,「因為有了這兩樣,表示你已經努力過了,沒有生活壓力。你的心靈,是滿足的,自由的,沒有遺憾的!」如今,突然離開眾人離世的瓊瑤令人不捨且震驚,但留下的祝福,或許也不曾少過。
閱讀更多
2024-02-21
李世強
「喜歡的人不出現,出現的人我不喜歡⋯⋯,想過要將就一點,卻發現將就更難,我想我會一直孤單,這樣孤單一輩子。」一首《一輩子的孤單》唱出了很多「孤男寡女」的心聲。為了尋找那個對的人,他們憂心忡忡,一次又一次地錯失機會。
閱讀更多
2023-12-20
林珍珠
今、明年恐爆發黴漿菌感染潮,從中醫觀點,如何處理咳不停的症狀?醫師建議,每天花二十分鐘練呼吸、大步走,既可強健心肺功能,更有機會遠離病毒肆虐。
閱讀更多
2023-11-22
郭美懿
現代人生活壓力大、作息不正常,常見失眠、牙齦出血、嘴破、乾眼症等毛病,這些身體小狀況雖然可尋求藥物改善,但其實更可能是身體缺乏某些營養素所致。與其狂吃止痛藥、擦藥膏、點藥水緩解,不如跟著營養師對症補營養,或許就能有效解決身體小病不斷的問題。
閱讀更多
2023-06-02
潮健康編輯部 昱彣
皮膚莫名紅癢、或是自覺呼吸經常有異狀,卻不是喉嚨痛導致、甚至近日頻繁感冒、拉肚子,偶爾全身上下這裡痠那裡痛,實際上都是身體在發送發炎的「求救信號」?余朱青營養師於社群貼文指出,上述時不時出現的 小毛病 ,都有可能是「身體發炎」的警訊之一。
閱讀更多
2022-12-30
粉圓妹
但是,我知道很多人對退休後的生活樣貌與開銷,有如瞎子摸象一般,理不出頭緒,退休金估太高,存不到很焦慮,退休金估太少,又怕老後要靠社工送便當,所以我願意分享自己的記錄與觀點,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1/ 5
第 1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