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0
郭美懿
研究顯示,「不吃早餐」會影響我們一整天的專注度和反應力,「吃錯早餐」更可能導致血糖不穩定,引發肥胖與代謝症候群,但有些組合恐怕更有致癌的危機!日本癌症名醫佐藤典宏建議,早餐最好能避免精緻碳水化合物、加工肉品及高脂乳製品,且雞蛋一日攝取量最好也不要超過1顆,以免增加罹患癌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5-03-07
NOW健康
寒流來襲,除了要注意保暖,也要小心保護你的耳朵!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提醒,低溫容易造成血管收縮而易阻塞,增加內耳中風的風險。初期可能出現耳鳴、眩暈等症狀,嚴重恐導致突發性耳聾。若出現相關症狀,應把握2到4週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才能避免聽力受損。
閱讀更多
2025-03-04
蔡佳伶整理
氣象署於4日凌晨0點31分發布大雷雨即時訊息,提醒台北市、新北市民眾預防驟雨、雷擊、冰雹等。果然,凌晨時分,一聲聲轟隆巨響震耳欲聾,天空竟罕見地下起冰雹,讓許多人在睡夢中驚醒。這正如習俗所言:「驚蟄到,春雷響,萬物甦醒。」2025年驚蟄恰逢國曆3月5日(三),是二十四節氣之一。這一天不僅是大自然復甦的時刻,也是農耕的開始。根據民間習俗,驚蟄前後昆蟲活躍,是春季農耕的開端。除了傳統的習俗,如吃梨、吃毛豆、驅蟲外,還有拜土地公、向虎爺求財等開運法門,幫助人們趨吉避凶。在中醫角度來看,春季是肝氣生發的時機,也是排毒的最佳時期。因此,養肝健脾,有助於促進肝血充盈,為健康打下堅實基礎。
閱讀更多
2025-02-21
郭美懿
許多人在日常生活中都曾受到暈眩的困擾,但卻常搞不清楚病因,常見引起眩暈的原因包括「前庭神經炎」、「迷路炎」、「耳石脫落症」或內耳疾病「梅尼爾氏症」。其中,耳石脫落症是很常見的前庭疾病,不會影響聽力,也不會危及生命,卻會讓人很不舒服。如果確認是耳石脫落,可以靠居家耳石復位法來自救,不過究竟有哪些症狀,能確認自己是耳石脫落症呢?
閱讀更多
2025-02-14
郭美懿
高雄骨科名醫吳明峯驚傳因流感引發心肌梗塞,不幸病逝,享壽62歲。吳明峯是高雄市中正脊椎骨科醫院院長,在骨科醫界頗負盛名,任職民生市立醫院骨科主任時,曾1年看診量逾6萬人,創84秒看1個病人,因超收病患、門診常開到深夜,還遭監委提案糾正主管機關。吳明峯上週六(2/8)寒流夜卻突感身體不適住院,2/12病情惡化搶救無效,家屬忍痛決定拔管。同樣出身雄中的醫界好友不捨感慨,透露吳明峯救人無數,卻過勞把身體搞壞,「好人沒好命!」
閱讀更多
2025-02-12
NOW健康
有位50多歲的女士,在甲狀腺癌治療完成後,便定期回診追蹤。林口長庚醫院內分泌暨新陳代謝科醫師陳怡文表示,「由於COVID-19疫情期間,大家都戴著口罩,直到疫情結束,有次患者回診時終於拿下口罩。當時我突然發現患者的下顎突出、鼻翼變寬,這是肢端肥大症的典型表現。」
閱讀更多
2024-12-27
郭美懿
74歲監察院長陳菊驚傳健康亮紅燈,因中風正在高醫接受醫療照護,目前狀況穩定。據《壹蘋新聞網》報導,陳菊日前赴高醫健檢時發現腎臟腫瘤並手術摘除,但出院前一天卻突然感覺右下肢無力,檢查後確認是左側腦血管阻塞,隨即搶在黃金時間內展開治療,目前狀況穩定正調養中。據了解,這已經不是陳菊第一次中風,過去她在高雄市長任內也曾發生中風,一度不良於行,但後續復健情形良好,近期也多次在公共場合露臉。為什麼氣溫一降就容易中風?有哪些前兆?又該如何預防?
閱讀更多
2024-12-02
郭美懿
台灣人嗜吃火鍋,一年可以吃掉3億份,不只燠暑開著冷氣吃,寒冬為了驅寒暖胃更要吃,特別是辛辣麻燙的麻辣鍋,是不少人餐桌上的首選。不過有醫師提醒,麻辣鍋熱量名列所有鍋底第1名,不僅兩碗湯的含鈉量就高達4942毫克,其辛辣、高油和重口味對人體的化道更會產生一系列影響,過量攝取麻辣火鍋容易引發消化不良、腸胃不適,甚至更嚴重的胃腸問題。
閱讀更多
1/ 15
第 1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