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尿毒素

顯示第 16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6

女導遊「喘到走不動」竟心衰竭,憂46歲洗腎人生變黑白…腹膜透析重拾自由:「睡得更香」出國也OK

tCol 2025-03-10

郭美懿

女導遊「喘到走不動」竟心衰竭,憂46歲洗腎人生變黑白…腹膜透析重拾自由:「睡得更香」出國也OK

台灣末期腎病與洗腎率雙雙位居世界第1,且情況隨人口老化更顯嚴峻。目前國內洗腎患者多採「血液透析」,通常每週須到醫院3次,每次持續4小時,民眾往往抗拒。醫師建議,若希望保有全職工作或彈性的行程安排、喜歡攝取蔬果、希望水分限制較少、不想頻繁進出醫院或診所、害怕打針、合併有心血管疾病、或希望保留排尿能力與殘餘腎功能,「腹膜透析」是一個更好的選擇。

閱讀更多

「洗腎」人生就完了?透析、換腎、安寧醫療…怎麼選?醫解析末期腎病4選擇: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tCol 2025-02-17

郭美懿

「洗腎」人生就完了?透析、換腎、安寧醫療…怎麼選?醫解析末期腎病4選擇: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台灣慢性腎病人數推估高達263萬人,,平均每8名成人就有1人患有慢性腎臟病,洗腎人口高居世界第1。由於初期症狀不明顯,許多人確診時都已是晚期,且一旦惡化到第5期時,腎臟失去功能,無法排出水分及 尿毒素 ,就面臨洗腎命運。醫師指出,當腎臟功能無法應付生理所需,患者就必須抉擇接下來的療法選擇:是要接受血液透析、腹膜透析,還是等待腎臟移植?又或是考慮安寧緩和醫療?醫療選擇並非單純的醫學問題,更是對病人個人價值觀、生活方式與健康期望的深刻反思,在決定進行洗腎前,可以諮詢醫師充分瞭解,再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閱讀更多

吃「全穀糙米」最健康?營養師曝「這種人」最好別吃…4原則控制飲食:穩血糖、防腎病變

tCol 2024-10-01

郭美懿整理

吃「全穀糙米」最健康?營養師曝「這種人」最好別吃…4原則控制飲食:穩血糖、防腎病變

李太太罹患糖尿病已經30年了,近1年回診抽血報告發現腎功能逐漸下降,但因血糖控制的關係,她只知道要少吃白米飯,多吃糙米或五穀類當主食,對控制血糖比較有幫助,也要多吃蛋白質才不會肌少症。可是腎功能不佳的人就不適合吃糙米,讓李太太一時慌張起來,什麼都不太敢吃,1個月內體重就掉了2~3公斤。

閱讀更多

台灣列全球第2晚睡國家,「長期熬夜超傷腎」!醫曝6大重傷害:別把「這2物」帶進臥房

tCol 2023-04-02

郭美懿整理

台灣列全球第2晚睡國家,「長期熬夜超傷腎」!醫曝6大重傷害:別把「這2物」帶進臥房

假日到來,許多人趁機熬夜追劇、打電動,但長期熬夜不只「爆肝」,還超級「傷腎」!腎臟科醫師洪永祥引述調查指出,台灣是全球第二晚睡國家,僅次於葡萄牙,熬夜對腎臟造成「6大重傷害」,不僅破壞腎功能,甚至可能導致洗腎。

閱讀更多

搶救摯愛,她捐出一顆腎臟!41歲偏鄉仁醫腎衰竭,勇妻捐腎救夫:「第一時間我沒有猶豫」

tCol 2022-06-30

郭美懿

搶救摯愛,她捐出一顆腎臟!41歲偏鄉仁醫腎衰竭,勇妻捐腎救夫:「第一時間我沒有猶豫」

真愛跨越生死,甚至是捐出自己的腎臟給對方!41歲的鄭吟豪曾是花蓮南區方圓百里內唯一的婦產科醫師,長年守護偏鄉病患性命。但他在9年前因免疫疾病導致腎功能異常,近幾個月已來到洗腎臨界點,為使偏鄉醫療不中斷,他思考後與妻子討論活體移植,妻子吳宜玲第一時間就決定捐腎救夫,術後兩人恢復良好,鄭吟豪也回到崗位繼續為鄉親服務。

閱讀更多

腎臟是沉默器官!不想洗腎,一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5徵兆

tCol 2020-06-16

生活i健康

腎臟是沉默器官!不想洗腎,一分鐘自我檢測:揪出腎臟病5徵兆

腎臟健康拉警報時,可能會出現哪些警訊?記住「泡、水、高、貧、倦」五字訣,多觀察自己的身體變化,以便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閱讀更多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