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居家

顯示第 2012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照顧家人不等於活得悲情!」科技高管53歲為失智母提早退休…他打拳、玩三鐵,變樂活大叔

tCol 2022-08-15

蔡碧月

「照顧家人不等於活得悲情!」科技高管53歲為失智母提早退休…他打拳、玩三鐵,變樂活大叔

55歲的賴勝德原是外商高階經理人,負責百億標案,因為母親失智,在2年前主動申請退休。離開科技業,他成了三鐵達人,3年跑步距離累積達3個台灣,打拳、打桌球、騎腳踏車,樣樣出色。有人質疑他整天玩樂,他反問:照顧家人不等於要活得悲情,年過半百還要讓自己活得不快樂嗎?

閱讀更多

火鍋「蟹肉棒塑膠沒拆」,她客訴免單!火鍋老闆氣炸喊6年沒拆過…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tCol 2022-08-14

謝玠揚

火鍋「蟹肉棒塑膠沒拆」,她客訴免單!火鍋老闆氣炸喊6年沒拆過…台大化工博士解謎

編按:煮蟹肉棒時,外包裝塑膠套到底要不要先拆掉呢?一派說法認為塑膠套加熱會溶出有毒物質,卻也有人認為耐熱材質的塑膠套可以使蟹肉棒不會散開,保存鮮味?有名火鍋店老闆上臉書爆料公社發文說,經營火鍋店5、6年都是把蟹肉棒連塑膠套一起放入火鍋內烹調,有客人使用外送平台點餐,以「吃到塑化劑」為由客訴,最終免單讓自己賠了170元,「整個吃完了,我也沒看見你死掉?」這位火鍋店老闆秀出照片,該客人以「蟹肉棒塑膠沒拆,火鍋那麼燙,整鍋都塑化劑不敢吃了」,並附上照片傳至外送平台進行客訴,而該平台也移除被反映的餐點,等於免單不用付錢。老闆認為,蟹肉棒拆開就會整個散掉,火鍋本來就很燙「消費者騙吃騙喝道行那麼高,熊貓還能退錢170元」,「要拆不拆是店家的事情,這樣子就會吃死人嗎?最後還不是把火鍋吃掉了?」不過,不少網友想法則是和老闆不太一樣,「有爭議就不要用蟹肉棒當食材比較好」、「沒拆過包裝,不代表就沒問題,少量塑化劑的確不會致死,但不好的東西就別讓客人吃下肚了」。「塑膠套本來就要拆,沒人一起丟下去煮的」、「如果我吃到蟹肉棒塑膠套沒拆,也會給負評」。食藥署曾在「食用玩家-食藥署」臉書粉絲團解釋,蟹肉棒塑膠套這個難以破解的鄉野傳說,常常都是五五波沒有結論讓人困擾,但建議還是不要嫌麻煩動手拆掉,因為塑膠材質不建議置於長時間高溫烹煮的環境!食藥署表示,嚴格來說,塑膠是一種高分子聚合物,有許多種塑膠材料,同時耐熱溫度會是一個範圍而非固定值,譬如:聚氯乙烯(PVC,耐熱60~80度)、高密度聚乙烯(HDPE,耐熱90~110度)、聚丙烯(PP,耐熱100~140度)、聚碳酸酯(PC,耐熱120~130度)等等材質,各種塑膠材質有其耐受溫度的範圍。由於塑膠類材質於高溫下的結構相對較不安定,並不建議長時間置於高溫烹煮的環境,建議料理前拆掉塑膠套是最保險的做法。(原文刊載於2020/1/8,更新時間為2022/8/14)

閱讀更多

50歲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5方法!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3個簡易運動,維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彈性

tCol 2022-08-09

陳晉興、梁惠雯

50歲後,自我檢測肺功能的5方法!生活中有益肺功能的3個簡易運動,維持呼吸功能、增加胸壁彈性

肺的體積大,但氣吐不出來也沒用,像是抽菸者或氣喘病人等,他們的氣道狹窄,瞬間可以用的氣很少,若緊縮到無法換氣,就會有生命危險。而一般人也必須要有通暢的呼吸道,才能有充足的氧氣供身體使用,否則長期血氧不足,會影響身體機能,產生疾病。

閱讀更多

父親摔傷送醫仍離世,兒自責:「那天在家就好了!」尋求專業協助再出發,只願「妳」不再孤單

tCol 2022-08-02

優照護

父親摔傷送醫仍離世,兒自責:「那天在家就好了!」尋求專業協助再出發,只願「妳」不再孤單

王爺爺去世3年了。當年王爺爺只是踩上椅子想拿書架上的一本書,沒想到踩空跌落,王奶奶急得只知道要打電話給兒子。儘管兒子後來叫了119、立刻趕回家,王爺爺仍因未立即送醫住進了加護病房,經過好幾個禮拜的救護,還是離開了這個世界。「如果當時有其他的人在家,是不是就有可能避免這樣的情況?」「如果直接打給119,少了中間的時間差,是否就可以讓爺爺的情況不惡化?」有太多可能性,讓兒子感到遺憾。

閱讀更多

參加完小孩幼兒園活動後,我確診肺癌末期!49歲母:想陪孩子長大、和先生一起退休享受我們的世界

tCol 2022-07-29

陳晉興、梁惠雯

參加完小孩幼兒園活動後,我確診肺癌末期!49歲母:想陪孩子長大、和先生一起退休享受我們的世界

Amy(化名,四十九歲)兩個孩子的母親。二○二○年底因頭痛、失聲等症狀,就醫做相關檢查,確診為嚴重腦部轉移之肺癌末期,靠著緊急開腦手術及第三代標靶治療救回性命。

閱讀更多

「拎著LV包包,裡面裝的都是藥」退休後生活簡單,每月2萬夠用吧?輕忽5大風險,老年恐一毛不剩

tCol 2022-07-27

夏韻芬

「拎著LV包包,裡面裝的都是藥」退休後生活簡單,每月2萬夠用吧?輕忽5大風險,老年恐一毛不剩

很多人談到退休金,大概都是報章媒體常出現的數字:至少3,000萬元。其實退休的生活規劃豐儉由人,不一而足,如果能夠符合心中的安全數值或是能夠算出每個月的現金流入,這樣才能夠舒心地過著退休生活。

閱讀更多

奶奶帕金森氏症又獨居,拒外籍看護怎處理?她陪追劇找話題,照顧對味也對心「像多了個女兒」

tCol 2022-07-26

優照護

奶奶帕金森氏症又獨居,拒外籍看護怎處理?她陪追劇找話題,照顧對味也對心「像多了個女兒」

金奶奶特別期待每週的一、三、五,因為她可以品嚐美櫻燒的好菜了,而且每次她來陪金奶奶,總是有聊不完的話,金奶奶不會一個人無聊看電視,看到睡著。

閱讀更多

82歲穿上舞衣跳進小巨蛋,她無暇想老「忙到忘了幾歲!」享受獨居時光,放膽一個人老去

tCol 2022-07-25

郭美懿

82歲穿上舞衣跳進小巨蛋,她無暇想老「忙到忘了幾歲!」享受獨居時光,放膽一個人老去

對林玉敏的第一個印象來自一張照片,影中人身著大紅色亮片流蘇舞衣,颯爽一笑往鏡頭指去,彷彿就要隨著音樂站起來婆娑起舞,那一年她82歲。時隔4年,原以為迎接我的,會是個走路顫顫巍巍的老奶奶,想不到她腳步依舊輕盈,施施然笑道:「我86歲了,看得出來嗎?」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第四劑8類人可接種!該不該打、怎選廠牌?必讀8QA讓你一看就懂

tCol 2022-07-21

中時新聞網 何立雯

新冠肺炎》第四劑8類人可接種!該不該打、怎選廠牌?必讀8QA讓你一看就懂

明起全面開放50歲以上的人可打第四劑疫苗,只要與第三劑間隔滿5個月者就符合資格,但仍有不少人猶豫是否該去接種,若是接種該選擇哪個廠牌較好,對此《中時新聞網》整理出第四劑疫苗可以選擇的廠牌、副作用等常見的8個問題,供民眾參考。

閱讀更多

60後徒步環島、日行1.7萬步!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走路是最好運動,養成3個走路好習慣活力慢老

tCol 2022-07-19

聯合報 文/張瀞文

60後徒步環島、日行1.7萬步!物理治療師簡文仁:走路是最好運動,養成3個走路好習慣活力慢老

疫情所致的紛亂與動盪感,加上網路社群媒體加速的孤獨感,使得過好日常生活這件事變得奢侈,但偏偏增強免疫力最好的方式是回歸生活的根本,把走路、睡覺、吃飯這些平凡且理所當然的事用心做好。疫情期間如何找回內心的安定與身體的健康?就從好好走路、好好睡覺、好好吃飯開始吧!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