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18
樊登
《關鍵對話》的作者建議要從「心」開始,就是先審讀你的內心。弘一大師曾說:「盛喜勿許人物,盛怒勿答人書。」特別高興時別隨便許諾把東西給別人,如果事後後悔可就要不回來了;特別憤怒時也別隨便給人寫信,此時寫信肯定沒什麼好話,得罪人也就在所難免了。進行一場關鍵對話之前,首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心態,讓自己平靜下來。許多人會說:「這個道理我懂,我也想讓自己平靜下來,但火氣來了怎麼擋也擋不住,恨不得捲起袖子跟人幹架!」那麼,怎樣才能管好自己的「心」呢?很簡單,人的憤怒都不是他人引起的,而是自己造成的─「等等,這怎麼可能!要不是孩子學習不好,要不是下屬老遲到,要不是另一半不做家事,我怎麼會生氣?一分鐘前我還好好的呢!」
閱讀更多
2024-07-16
優照護
母親被醫師診斷有失智時,其實我和姐姐都已經有心理準備了,畢竟她已經八十多歲,加上父親走得早,白天都只有一個人難免寂寞。生活上越來越常出現的「遺忘」,並突如其來的狀況,我們在家時還好,但不在時,總會讓家人都擔心,加上一些慢性病得靠藥物控制,我們需要更關切她的生活狀況,想辦法改善母親身心上的負擔。
閱讀更多
2024-07-15
黃靖文
靠著紙藤專業、 居家 收納絕活,寫了好幾本暢銷書的作家楊賢英,自從新冠疫情爆發後,對人生有了不同體悟。今年跨過70歲關卡,她不斷思考自己該如何面對老後、甚至離世的情境。「假如我離開了,你希望我留給你什麼?」楊賢英有次不經意的問起了女兒這個問題。她轉述,女兒稍微思索後直截了當地說:「大概是錢和房子吧。」楊賢英一時有些難過,但她很快回想起過去自己送走父母、婆婆的情境。開始感謝起自己能和女兒直言不諱探討生死議題。楊賢英說,我母親離世後留下一箱相冊,我放了5年不敢整理,鼓起勇氣翻開後我才發現,裡頭的人我都不認識,原來「父母珍視的回憶,不等於子女的回憶」。這幾年,她開始丟棄家中不需要物品,從照片、藏書,甚至是她出版的書籍。楊賢英說,做到斷捨離很簡單,「這就是一輛貨車就能解決的事」。
閱讀更多
2024-07-15
學老誌/陳珮蓉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在談營養之前,我先分享我對高齡養生的美好印象。記得幾年前去日本參訪 居家 營養照顧,有兩個場景印象深刻。在日本 居家 營養師的引領下,我們進入個案家中,迎接的是個案自種自製的冰梅子茶;而她是一位有巴金氏症而坐輪椅的老太太。另一個畫面,是我們參訪一個共餐點,來參加的長輩們全部穿著體面,展現精氣神!這給了我很大的啟發,儘管年老而身體功能退化,仍然能夠做出自己喜歡的食物,同時還能分享親友,並且呼朋引伴常常聚餐並且認真打扮出場,能讓人維持年輕活力!而這些需要一些學習,以及主動積極的生活態度。高齡養生,熱量(卡路里)與心情能量是同等重要的。高齡營養保健,也有一些需要關注的部分。
閱讀更多
2024-07-05
王淑芳(嫚嬣)
「老頭子」從年輕時就喜歡到處服務他人,對於公共事務的關心總是全心全意,他從公車司機的崗位退休後,更是全職投入公益服務。但我認識他七年多以來,從沒見過他的家人一起來參加協會的活動,他總是說家人忙。
閱讀更多
2024-07-02
聯合報/ 記者 沈能元
今周刊編按:台灣將在明(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為了減輕家庭照顧者往返醫院照顧的負擔,健保署推動「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放寬因肺炎、尿路感染、軟組織感染的病患,可以選擇留在家裡或照護機構內接受抗生素治療,將「急性照護服務」直接送到家!預估受惠人數約5,400人,健保挹注3.5億元。衰弱與多重慢性疾病的長者常因肺炎、泌尿道感染反覆住院,家人需於家中與醫院往返奔波,身心俱疲。長期住院的長輩常因改變環境與照顧者,而鬱鬱寡歡、食慾不振,又加上住院的活動空間受限,讓長輩衰弱加劇,甚至導致譫妄發生。健保署署長石崇良指出,「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由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呼吸治療師組成照護小組共同提供照護,病人可在熟悉環境中接受治療和照護,減少院內交叉感染風險,也減輕民眾的負擔,讓長者就地獲得全人全程的照護。
閱讀更多
2024-06-27
廣告企劃製作
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中,無論您是效率派快速購物達人,或是隨心尋找驚喜的挖寶者,亦或是渴望片刻悠閒的生活愛好者,「禮客Outlet」都將成為您放鬆心情、品味時尚的理想去處。轉角處,總藏著一個舒適咖啡廳或美味餐廳,可供您犒賞自己,融入購物的絕佳饗宴之中!
閱讀更多
2024-06-02
優照護
自己洗澡是件輕鬆愉快的事,但幫別人洗澡可就不簡單了,尤其媽媽行動不方便,除了扶上扶下,很多動作與細節要特別注意,以免造成她的不適,一個澡洗下來不但要花不少時間,還搞得我筋疲力盡。當時就在想,有個人來幫忙該有多好。
閱讀更多
2024-05-21
優照護
失智症是一種常見的老年疾病,而隨著人口高齡化問題日益嚴重,數量也越來越多。照顧失智長輩需要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是一項巨大的挑戰。但是,如果您能掌握正確的照顧方法,可以幫助家中長輩渡過晚年,並且提高他們的生活品質。在這篇文章中,我們將分享一些實用的技巧和建議,讓您能夠成為一名更有效的照顧者。讓我們一起來學習如何照顧失智長輩,讓長輩感受到家庭的關愛和支持,度過晚年的美好時光。
閱讀更多
2024-05-09
優照護
看著子均當爸爸了,而我,也終於盼到孫子了,20年來獨力把兒子養大成人,在他爸離開後,心中總算有了一份屬於自己的驕傲。子均趁這機會又提起要我搬過去跟他們夫妻倆住,還能順便帶孩子,但我知道,媳婦還是比較希望能有自己的生活空間,我笑著跟子均說:「你也不是不知道你媽的狀況,我現在時時要注意,以免不小心跌倒,哪能幫你帶孩子呀,反正家裡離你們也不遠,常常過去看弟弟也很方便。」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