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7-02
NOW健康
上下樓梯膝蓋痛,別再一直吃止痛藥了!趕緊找醫師評估,確認引起疼痛的原因,以免錯過治療時機。1名35歲的女體育老師常在打完羽球後常感覺膝蓋疼痛,經過休息仍無法緩解,經診斷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同仁醫療財團法人貴陽診所院長張邦瑋醫師表示,上下樓梯或在健身後站起時若膝蓋感覺不舒服,且年紀低於50、60歲,那應該不會是退化性關節炎,恐為髕骨股骨疼痛症候群。
閱讀更多
2024-05-14
莊宜芳醫師
我從博士班開始做認知退化的研究,從美國的長期追蹤研究,到回台灣開始收集本土的世代研究資料,我常常跟學生說,做老人認知退化的研究,就是跟著他們一起變老,於此同時,我也常常思考,究竟要怎麼樣可以老得耳聰目明。事實上,對抗失智症的戰爭可能始於40歲。
閱讀更多
2024-02-20
金賢真
雖然到了關節不時會吱吱作響的年紀,但在30歲以前,減肥是必須的,在健康方面我很嚴格地控管自己。但是在我經歷過「不如死了更好」的經驗之後,我在許多面向都變得亂七八糟。之前也是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不斷地服藥,但是當精神上受到創傷後,憂鬱症的症狀就更加惡化了。
閱讀更多
2024-02-05
陳亭均
(1416-1417今周刊)男人也沒打傘,戴著一頂絨面英式鴨舌帽,穿著西裝,就從微雨中來。
閱讀更多
2023-11-09
安景鴻, 李美倩, 林文耀, 林皋立, 陳偉祥, 莊宜勳, 黃明鎮, 鄭圳坤, 劉靜一, 賴偉峯, 卓天仁
針對突破這兩個字,我想回來分享一下,在2017年底,我投資大陸院線電影失利回到台灣後,2018年初,我的舅媽就發現我得了憂鬱症,我自己不自覺的。因為賠了7千多萬的台幣,真的摔得太重了!當然會得病的原因,主要就是想不開嘛!走不出來那個挫折和失敗感,覺得沒有辦法原諒自己的各種失誤判斷之類的⋯⋯等等。
閱讀更多
2023-09-20
翁申霖
多數有錢人都是如何安排退休後的生活呢?即使家財萬貫也會前往養老院度過餘生嗎?中國一名85歲長者日前在養老院正式辦理入住手續,細究其背景發現,該名老人竟是重慶前首富、力帆集團創辦人尹明善,85歲的他正式入住養老院後徹底退休,告別商場。不過,以尹明善的地位、家世可說是不需要到安養院頤養天年,他親口透露住進養老院的原因,正是「不想給子女添麻煩」。尹明善表示,在慢慢轉變養老觀念後,因此毅然決然前往養老機構,讓照護責任交給專業的人員。
閱讀更多
2023-09-01
鄭明輝
根據罹癌年齡層的調查統計,台灣罹患乳癌的高峰年齡已下修至40〜50歲,而美國罹患乳癌的高峰期則是在50〜60歲,台灣乳癌患者的平均年齡比美國提早了10歲之多!
閱讀更多
2023-08-11
田英洙
台股從去年的萬三一路到近期的萬七、萬八,究竟市場目前處於什麼狀態?景氣是否已經恢復?投資人應該要進場了嗎?此時應該瞄準的投資標的又有哪些,關於這些,股市循環大師浦上邦雄的《股市循環的選股時機》都有解答,為投資人提供一套觀察市場週期,不論熊市牛市都能賺錢的進場策略。
閱讀更多
2023-08-02
陳子萱
四十歲以前,詹斯敦是事業有成的企業家,在國際物流界頗負盛名,四十歲後,兒子衛斯理確診為重度聽損,他毅然捨棄事業,學習失敗、學習為父,也一點一滴,活出新時代父親的樣貌。
閱讀更多
2023-07-21
田英洙
坦伯頓為此調查了全球 1.5 萬家企業,發掘了許多被低估的標的,平均持有期限為 5 年。他出售股票的時機,只有在「股價大幅上漲,不再便宜」和「發現有比現在持有的股票便宜 50% 以上的其他股票」的時候。對於購買時機,他則強調,當市場極度悲觀時,就是買進的最佳時機,但是「人類脆弱的本性」卻往往阻止人們將這種信念付諸行動,因此,投資人需要逆向思維,要想投資成功,就必須透過精神上的蛻變,來克服人類脆弱的本性。
閱讀更多
2/ 9
第 2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