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05
林雅惠
如果你理性的把消費進行檢視,依必需品、享受品、可延後品、可放棄品分類,你會發現當心理發生變化,消費行為就會產生改變。思考自己與金錢的關係時,我們有兩個選項,一個是「讓錢控制自己」,另一個是「自己主動控制錢」。
閱讀更多
2019-03-04
遠流出版
我六十歲時(這已是三十多年前的事了呢),某家雜誌社對外徵文,主題是「我這樣設計老後」。當時我受邀擔任評審,有機會讀到許多人的「老年生活藍圖」。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都用興奮不已的語氣,開朗地描述即將展開的老年生活,在我看來,幾乎每個人都想擁有一個「帶有明亮感橘色」的燦爛未來。
閱讀更多
2019-02-23
蔚藍文化
曾經和朋友到山形縣旅行,並由當地的導遊帶我們到處遊玩。在最初抵達的景點,需要脫鞋入室。當離開那兒時,有位朋友對我說:「 原來是您的。剛剛脫鞋入內時,看到一雙義大利製的高檔鞋,心想會是誰的呢?」在友人之中,大家都知道這位朋友還滿識貨的。除了覺得朋友眼尖厲害之外,還有股受到讚美的飄飄然。
閱讀更多
2019-02-22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今年一月,國內戲院正巧陸續上映了由兩位老帥哥分別主演的新片,一部是克林伊斯威特的《賭命運轉手》,另一部則是勞勃瑞福的《老人與槍》。兩部電影都改編自真人實事,前者是美國史上最老的運毒車手,後者則是美國史上最老的銀行搶匪。雖然我正在讀台藝大電影系碩士在職專班,但我不想在此寫影評,我只想分享我對「認命」這兩個字的看法。
閱讀更多
2019-02-15
高寶書版
人有兩面性,「被看的自己」和「看著的自己」兩種。自己裡面還有另一個自己。前面一個自己是別人眼中的自己;後面一個自己是內在能自覺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19-01-30
臺灣商務印書館
跟婆婆一起吃飯,媳婦付錢是理所當然嗎?和父母一起在外用餐,由誰付錢,似乎茲事體大。計較該由誰付錢這件事,就晚輩的心態來看,其實是卡在「孝順」二字。
閱讀更多
2019-01-27
我年過60,又怎樣?-劉黎兒
日本人新春,尤其從大年夜到元旦,乃至大年初三,都有去寺院、神社參拜的習慣,稱為「初詣」。調查顯示,熟年的年齡層有6成必去,20幾歲的只有44%去,20歲以下的則有75%都不去了,可見新春去參拜,求開運保平安的習慣,跟年齡有關。
閱讀更多
2019-01-23
好險網/王永才
我們努力工作,都期望能夠一路平安順利地走到生命的終點,只是人生總有些萬一,意外、生病,以及誰都會發生的: 年老 。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