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21
黃育清
人類歷史上最重視老年期的時代來了!一群人的老後,他們這樣過,我們想怎麼過?作者以養老院資深住民的身分,用文字娓娓描繪長輩日常,藉著這一群人生學長姊的故事,提早知道老後的樣貌,看著別人的故事、規畫自己的人生下半場,從熟齡慢慢走向初老、中老、老老的旅程中,預先準備好行李與心理,做好老後人生設計,趁早往嚮往的老後人生前進。
閱讀更多
2023-11-21
林依榕整理
爸媽們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平安健康快樂,長大後成家立業,只要能在這個物價飛漲的時代養得活自己,已是最大安慰。不過中國一對夫妻對女兒相當擔憂,畢業後找工作不順利,堅持繼續待在家苦讀升學卻又考不上、也不找對象。看著她漸漸變成啃老族,讓父母不知如何是好。其實「富養小孩」為什麼最後變啃老?就算沒跟家裡拿零用錢,不找工作、不談戀愛,不冒險的你就是自己人生最大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11-14
李四端, 台灣優視媒體
編按:今年76歲的腦科學家洪蘭,出生於司法世家,祖父為檢察官,父親洪福增是由軍法官檢覈而成的律師,家共有六位姊妹,皆為畢業於北一女及台大的傑出學子。其中三位擁有博士學位,另外三位則擁有碩士學位,堪稱學霸家族。洪蘭深信,姊妹們在各自的專業領域取得成就的原因,應歸功於她們父親言傳身教的深厚底蘊。
閱讀更多
2023-11-10
金美敬
南洙夫妻從以前就對子女教育特別熱衷。女兒們升國中時,一個送到美國,另一個則送到英國。所幸她們沒有辜負父母的期許,學業成績都相當不錯。問題出在學費和生活費,美國已經很誇張了,英國的物價更是高得嚇死人。每當匯率波動時,南洙夫妻的帳戶餘額就會跟著波動。
閱讀更多
2023-11-03
楊沁弦
大多數人以為要克制食欲和改善暴食,應該要「忍」,以為靠意志力就能解決問題。事實上,出現了暴食問題就說明你的意志力已經沒辦法和身體抗衡了。食欲才會像洪水般無法抵擋,需要做的是從根本修復生態。
閱讀更多
2023-11-01
郭艾珊
已忘記是哪一家公司的哪一任主管告訴我們這些新進菜鳥:「你們就是公司的基礎,你們這些基層員工是公司最大的財產!」當時我聽得熱血沸騰,覺得自己的人生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工作起來加倍努力,因為我是這家公司的磐石,沒有我的努力,這家公司不會有業績,不會有品牌資產,我非常的重要!
閱讀更多
2023-10-27
金美敬
過去的社會將人生分為三個階段:二十歲至三十九歲為青年、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為中年、六十歲後則為老年。我們把六十歲後的人生稱為「老年」,沒有對這段時間多做計畫,是因為活到八十歲左右,就要離開人世。然而,對於現在介於四十歲至五十九歲的人來說,這種分類方式已失去意義。
閱讀更多
2023-10-25
NHK特別採訪小組
母親得了失智症後妻子離開,工作也沒了的50多歲男性。自稱為「長照機器人」。
閱讀更多
2023-10-19
瑞克‧韓森
與人們的互動,牽動著我們生命中大多數的喜怒哀樂,或許有時候我們因爭執而不愉快,或許有時候是我們自己在心裡悶悶不樂。但我們始終希望與每個人,還有我們自己,都能好好相處,一起品味生活的美好。
閱讀更多
2023-10-17
金美敬
編按:本文作者金美敬(김미경)被譽為「夢想導師」,她經營的Youtube頻道MKTV訂閱人數170萬。到45歲為止,她也不過是個無名講師。每天都在寒酸的人生成績單和不確定的未來前動搖。正因如此,她比任何人都還了解現今30到40多歲的人所經歷的憂鬱與不安,並認為這是很正常的事,因為40歲並不是結果,而是「過程」。《40歲起的人生課》是她親身體驗後,早一步領悟的40歲功課,也是百歲時代的新人生註解。
閱讀更多
7/ 30
第 7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