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1-19
塔瑪.強斯基
理查的家人堅持他一定要去接受治療。在金融業任職的他,並非唯一對工作感到焦慮的人,但理查的焦慮嚴重地控制了他整個人。他時時刻刻都處在緊張狀態,總是先想到接下來會有什麼問題,而且他再也無法樂在工作了。
閱讀更多
2020-10-21
楠戶太臣
我和高齡的父親同住,他開口閉口都是些難聽的話,言論偏激、批判惡毒,對過去永遠抱怨不休。過著隱居生活的父親只有我這個說話對象,一直以來我都耐著性子聽他發牢騷,但感覺自己已經快撐不住了。我該如何克服父親帶給我的壞情緒呢?
閱讀更多
2020-10-14
王健宇
常聽人說哪種個性會造就哪種結果, 同樣的話語用在疾病上面,也有些道理。遭遇疾病時,不妨多用3C角度去思考,也就是「遇到機會(Chance),要不要做出選擇(Choose),要不要試著改變(Change)」,讓身體有好轉的機會。
閱讀更多
2020-09-29
謝蘭舟, 馬銀春
不要因年齡越來越大而向人生做出更多的妥協,要相信自己,任何時候都可以重新再來。在人生的倦怠期、困惑期和衰老期,都要懂得及時調整自己的心態。當你認為自己還很年輕的時候,你就可以做到很多年輕人才能做到的事。
閱讀更多
2020-07-13
郭瑞祥, 陳建豪
學者過勞猝逝的新聞,愈來愈常出現。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成為可能的「死亡候選人」。四十歲那年,我被確診為肝癌患者。過去,工作占據我絕大多數的時間心力,但在死神逼近那一刻,我最放不下的,卻不是工作,而是最親愛的家人。
閱讀更多
2020-07-01
郭瑞祥
學者過勞猝逝的新聞,愈來愈常出現。但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成為可能的「死亡候選人」。40歲那年,我被確診為肝癌患者。過去,工作占據我絕大多數的時間心力,但在死神逼近那一刻,我最放不下的,卻不是工作,而是最親愛的家人。
閱讀更多
2020-05-19
格十三
別看中年婦女體重穩定持續走高,但卻愈來愈容易「飄」。前些天孩子學校的科技節,一個全職媽媽為了參與親子主題,一天時間內把「世界算法演變史和5G的發展」撰寫成中英文雙語展示報告而被大家競相誇獎,這位媽媽眉目間露出的「飄」的神情,藏也藏不住。能讓自己「飄」起來的最好方法,就是把自己變成更好的自己。
閱讀更多
2020-05-04
吳若權
適時對外舉手求援,並非懦弱的行為,而是開放機會,讓大家可以一起參與照護長輩,並在這個經驗中學習。
閱讀更多
3/ 7
第 3頁,共 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