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林靜君談心室
Q:我因為過敏需要戴口罩,同事卻不時在我座位邊大聲說,「現在聽說一線醫療人員口罩都不夠用,口罩要給真正需要的人。辦公室又沒事,不用那麼緊張。」我都說了是過敏,他繼續說,「過敏又不會怎樣,忍一忍就過了。」遇到這種道德魔人,想反擊又不想和對方一般見識,但不反擊又是一肚子鳥氣,該如何是好?
閱讀更多
2020-01-28
林靜君談心室
「你要為自己而活!」「你要勇敢做自己!」這幾年「做自己」大受歡迎,言談間碰到這關鍵字就嗨得不得了。尤其中年之後,都說自己過去為了孩子和家庭打拼,終於,也應該做自己。但是,因為「做自己」的定義模糊而廣泛,每個人有自己所以為的意思,有時候它和「自私」、「自我」、「自由」被搞混在一起,成為失控的做自己現象。
閱讀更多
2020-01-17
小虎文
雖然自我覺察是很麻煩的事,可是結婚後若要幸福,可以每天提醒自己要做老公的「太太」,而不是只是做個『媽媽』。或是用「但不一定」的思考,來轉化長期以來爸媽對自己的影響。例如,像是我媽媽沒遇到好男人,但『不一定』我就遇得到好男人;父母的婚姻破碎,「但不一定」我就是幸福美滿!
閱讀更多
2020-01-16
林芷揚
現在正值日照短、氣溫低的冬天,偶有冷氣團來襲,經常還伴隨著陰雨綿綿,不少民眾抱怨心情鬱卒,什麼事都提不起勁。衛福部苗栗醫院臨床 心理師 余錦星提醒,這很有可能是罹患了「冬季憂鬱症」。丹麥研究顯示,缺乏日照容易引起「季節性情感疾患」,導致冬季憂鬱症增加。
閱讀更多
2020-01-13
林靜君談心室
有一個年輕人抱怨說,「我媽搞不清楚狀況,現在成功『脫魯』就是世紀成就了,她還在嫌棄我女友單親長大、太差,要我分手另找對象。」這位年輕人抱怨得沒錯,國人的結婚對數一直在減少,粗結婚率只有千分之五點多的情況下,要找到一位伴侶共組家庭是真的不容易。不過,長輩的心思不一樣。
閱讀更多
2020-01-08
馬汀.塞利格曼
在正向心理學的五門課中,我指定學生在他們自己的生活中執行我們想出來的練習,結果真是非常令人驚異:我從來沒有看到我的學生有這麼多的正向生活改變,或是聽到這麼多甜蜜的話—「它改變了我的生命」是學生最常用來描述這門課的一句話。
閱讀更多
2020-01-02
林靜君談心室
去年,當時尚在高中就讀的女兒拿《82年生的金智英》這本書推薦我看。一口氣讀完之後,忍不住對她說:「這簡直就是我以前的日記本啊!被寫走了。」
閱讀更多
2019-12-30
愛心理
「我夢到我在吃東西,其中一顆智齒突然掉了下來,我心裡想還好是智齒。」我們一起聯想了「智齒」在他心中的意義。他心裡面覺得智齒相較其他牙齒是較為不重要的,是一個「可有可無」的存在。
閱讀更多
2019-12-30
愛心理
我可以不用照顧她嗎?我們的文化一直教我們孝順,她雖然從來沒照顧過我,但畢竟她是我的生母,而且她目前也在受苦,我如果不照顧她,大家會怎麼看我,怎麼說我⋯⋯
閱讀更多
2019-12-26
黃啟團
每當大學入學考試填志願的時候,總有家長會問我:「孩子選什麼系好?」因為這個問題,經常有家長、孩子鬧得不可開交。這讓我不由得想起多年前遇到的一個案主。她是我的一個學員,聲音輕柔,安靜乖順,很少主動參與課堂互動。老實說,在她講述自己的故事前,我並沒有注意到她。但是,她一開口,卻讓包括我在內的在場所有人都大吃一驚。「我一直覺得有一天我一定會闖禍,闖一個誰都無法挽回的大禍,完全打破我目前的生活狀態。」她輕聲說著,雙手拘謹地放在膝蓋上,眼裡閃耀著一種不同尋常的光彩。「到那時候,我爸爸肯定會震驚。」說到這,她捂著嘴吃吃地笑了兩聲。她名校畢業,丈夫年輕有為,夫妻倆都是公務員,之前的人生平順得讓人嫉妒。而她卻像被寵壞的公主一樣,一心只想摔爛自己美麗的洋娃娃。我在心裡忍不住追問「為什麼」。她接下來講述的故事讓我心痛。她說自己就是一個演員,爸爸就是她人生大戲的導演。在爸爸的指導下,她演繹著自己的人生。她的生活一直被爸爸安排得妥妥當當:從幼兒園到大學,念什麼系,選擇什麼工作,包括現在的老公,都是爸爸一手安排的......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