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4-19
伊甸基金會
「失智的長者就像孩子,當我們還是孩子時,總是問父母相同問題不下數十遍,他們的眼中沒有透露不耐,那為什麼我們做不到呢?」郎祖筠談起失智、已逝的父親沒有一絲迴避或保留,侃侃而談的她只盼大眾能夠更重視老人議題。
閱讀更多
2019-04-10
許怡先
端著品茗杯,一手搖晃杯裡的茶湯,一手翻閱雜誌週刊,享受悠閒寧靜的半刻。正當進入黃金屋裡尋找顏如玉之際,「叩叩叩,許先生,有您的包裹!」
閱讀更多
2019-04-07
沈春華
母親離開我們已經八年多了, 思念 和感傷雖然隨著時光流轉,有所抒緩,但每當遇到挫折或心情起伏時,心中呼喚的仍是母親。母親就是一輩子心底的依靠和力量。
閱讀更多
2019-03-24
林芷揚
初春上映的感人電影《老大人》描述年逾八十的獨居老人金茂(小戽斗飾),因胃痛住進醫院,女兒玉珍(黃嘉千飾)和兒子益正(喜翔飾)為了安養院話題吵架,玉珍決定自己照顧父親,但金茂一口回絕移居台北的提議,她只好搬回平溪老家,但周旋在家庭、工作、照護之間使她筋疲力竭。最後,一場意外還是將金茂送進了安養院,老父親的心酸、兒女的不捨與無奈,糾結成一個又一個在台灣社會真實上演的長照故事……
閱讀更多
2019-03-14
林靜芸
黃老師68歲,典型的老實人。他原本在國中教數學,退休後早上去公園練太極拳,傍晚與鄰居下棋,每星期三與朋友打高爾夫球,過著規律的生活。黃老師節儉,太極拳的養生隊舉辦郊遊,超過300元的他不參加,打完高爾夫球的聚餐超過500元的他也不奉陪,開銷少,銀行裏有一筆存款。
閱讀更多
2019-01-21
林靜芸醫師
南非前總統曼德拉說:「如果安於現狀,生命就會失去熱情!」這幾年大家似乎過於強調工作上的熱情;老人不需要工作,因而失去熱情。阿雲與東哥的例子告訴我們,熱情是推動我們前進的動力,讓生活充滿意義,快樂,興奮與期待。
閱讀更多
2019-01-17
時報出版
最近上班族朋友們應該處於飄飄然的心情,從耶誕夜起、到舊曆新年假期結束為止,中間都是大節日,要過耶誕、跨年、尾牙、返鄉過新年,心裡隨時咚吱咚吱咚吱咚吱過新年、跳針跳針。至於我,即將邁入五十七歲,還是可以咚吱,只是起床難免腰痠背痛,即便如此,仍想許些新年新希望。
閱讀更多
2019-01-14
愛長照
要破除年輕人不願意投入長照的緊箍咒,阮傳堯的方式,是豐富自己的「裝備」,讓自己的照顧職涯充滿選擇權。這些年輕有朝氣的照顧新血,懷著信心與專業素養,正在一點一滴地改變大眾對「照顧工作」的成見。
閱讀更多
2018-11-14
陳亭均
中國房市走入多事之秋,知名建商萬科九月底在秋季例會竟高喊「活下去!」,房市恐怕遭遇「拐點」。信義房屋董事長卻無所畏懼,他想結合社區營造,蓋出「有好鄰居的房子」,堅持特色,穩健走出自己的路。
閱讀更多
11/ 13
第 11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