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1-14
愛長照
父親長年患病,弟妹更加年幼,母親無法待在家人身邊照顧他們,選擇來到異地-台灣,照護行動不便的台灣奶奶。媽媽告訴她,為了是更好的未來,掙得的每一份錢,都能為家中的經濟紓困,用這些理由擦乾她的眼淚:為了你,也為了爸爸,也為了弟弟妹妹。
閱讀更多
2018-10-24
李伊晴
台鐵6432車次普悠瑪號日前發生嚴重事故,一位來自台東卑南國中、年輕的老師張加穎也不幸成了罹難者,她志願分發到偏鄉教英文,希望能讓偏鄉的孩子更有競爭力,直到人生最後一秒,她都依舊陪在孩子身邊。張媽媽說,再多的賠償都換不回女兒,她將把台鐵的賠償全都捐給台東家扶中心,「讓女兒的愛可以繼續照顧更多小朋友」。
閱讀更多
2018-10-11
林芷揚
71歲的王阿公住在花蓮光復鄉,育有兩女一男,女兒皆已出嫁,兒子因車禍重癱臥床,本由阿公和太太一起照顧,沒想到後來阿公也因中風需要他人照料,太太卻意外在浴室跌倒過世,阿公只好將兒子送往養護中心,從此開始寂寞的獨居生活。
閱讀更多
2018-10-03
李慶隆
出身貧困,但父母親無私的身教,對李慶隆而言是比金錢更珍貴的財產。擔任永康國際商圈理事長十七年,將「天下第一里」的永康街,打造成國際商圈!李慶隆用生命歷程告訴我們,學歷不如人,沒有家庭的後援,並非注定失敗,只有迎難而上,才有機會逆轉人生。
閱讀更多
2018-08-31
愛長照
我發現與失智長輩相處,有賴於關係的建立。但當你這一回來服務時,他認得你,下一回就不見得了,也就是,每一回服務後離開,業績會自動歸零。
閱讀更多
2018-08-31
麥田出版
寂靜的午後,突然間,電話鈴聲大作。「喂,」我趕緊接起電話。「您好,我是小瑛。」電話那頭傳來一個陌生女子的聲音。「是夏奶奶的女兒嗎?」幾乎是不加思索,我立刻這樣回覆她。
閱讀更多
2018-07-18
林芷揚
米蘭大教堂、威尼斯貢多拉、托斯卡尼高塔...來到文化燦爛的義大利,任誰都忍不住狂按快門,偏偏有個旅人不跟大夥趕熱鬧,自個兒凝視眼前的美景,熟練地拿著簽字筆勾勒線條,回頭再用水彩繽紛上色,旅途中的悸動就這樣從畫裡暈染到心裡,留下最深刻的記憶。
閱讀更多
2018-07-05
高靜玉
富貴若無三代,不懂吃穿。台南人請客,要主場氣派、要賓主盡歡、要熱絡款待、要收放自若,並講求功能與美感兼具,在食膳的意涵與觀賞的功能間,挑戰師傅的功力,以及菜餚與文字間的趣味。餐桌如此,甜食亦然。出身台南世家的黃婉玲,母親家族世代製糖,故能在物資缺乏的年代裡,仍有著不虞匱乏的豐富飲食與精妙講究的甜食,那是舊日時光裡,「阿舍」生活的極致表現。現在由她領我們推開歲月之扉,一窺世家在甜品上的講究與究極。
閱讀更多
2018-06-17
愛長照
「爸爸媽媽從來沒照顧過我,為什麼我要照顧他們?我心裡的爸爸媽媽就只有爺爺奶奶,為什麼哥哥姊姊明明和爸爸媽媽比較好,卻是我要照顧他們?」家庭治療師稱玲君這種現象為「假性孤兒」。
閱讀更多
2018-06-17
愛長照
「兄弟姐妹裡面只有我是照顧者」這種困境,經常會因為手足之間的身份落差而變得更加嚴重。造成身份落差的因素,包括有經濟能力、社會地位,有無自己的婚姻或家庭。另一個因素,則是父母在孩子年幼的時候,對待孩子的不同方式,也可能間接導致這樣的現象。
閱讀更多
12/ 13
第 12頁,共 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