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性質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77

龍巖創辦人李世聰病逝!身家數百億,腦瘤纏身3年…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中年後12警訊要注意

tCol 2023-03-08

照護線上

龍巖創辦人李世聰病逝!身家數百億,腦瘤纏身3年…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中年後12警訊要注意

身家數百億、曾躋身《富比士》全球富豪榜的龍巖集團創辦人李世聰,2020年傳出罹患非常棘手的腦瘤,龍巖集團週三(3/8)發出聲明指出,李世聰於3/8上午安詳離世,遺愛人間,家屬、子孫等陪同在側,圓滿人生最後旅程。醫師說,如果中年後有頭痛、走不穩、視力模糊等12警訊,就要特別注意!(原文刊載於2019/10/30,更新時間為2023/3/8)

閱讀更多

今天發錢了!160萬人快刷簿子,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入帳、每人平均1.8萬...每月哪天發錢一表看

tCol 2023-02-23

黃明惠 整理

今天發錢了!160萬人快刷簿子,勞保老年年金給付入帳、每人平均1.8萬...每月哪天發錢一表看

為保障退休勞工生活,政府提供「勞工保險老年給付」、「國民年金保險老年年金」與「勞工退休金」3大保障。據勞動部勞保局行事曆顯示,勞保老年年金、職保年金、勞退月退休金、國保生育給付等,都將在周四(2/23)入帳。其中符合領取勞保老年年金資格者有近160萬人,預計每人平均約可以領到1.8萬元。勞動部統計,去年(2022)共有159萬7562名退休勞工請領勞保老年年金,平均請領年齡為61.28歲,平均投保年資為29.46年。如果以平均投保薪資3萬7716元計算,平均請領金額為1萬8294元,約有98萬人、61%的退休族,月領不到2萬元,另有17萬多人月領不到1萬。

閱讀更多

常滑手機傷頸椎!從肩頸一路痠麻到手指…復健都沒用怎麼辦?一個小動作,拯救你的肩膀和脖子

tCol 2023-02-04

三個字 SunGuts

常滑手機傷頸椎!從肩頸一路痠麻到手指…復健都沒用怎麼辦?一個小動作,拯救你的肩膀和脖子

高達99%的人都有頸部椎間盤突出的問題!幾乎所有肩頸痠痛的問題都跟頸椎病有關!這是每個人都或多或少都會有的問題,尤其現在大家老愛低著頭、駝著背,已經很難找到真正健康的脖子了!頸部椎間盤恢復速度可快可慢,症狀輕微點的,1、2天就會自己好了,但症狀嚴重的可能數個月甚至數年都好不了,尤其不良姿勢若是沒有被糾正,再多的治療也都是做白工。

閱讀更多

多久該照大腸鏡?「這些族群」每3年必做一次!醫提醒照完沒問3個問題:「等於白做」

tCol 2023-01-30

黃明惠 整理

多久該照大腸鏡?「這些族群」每3年必做一次!醫提醒照完沒問3個問題:「等於白做」

根據衛福部最新資料顯示,大腸癌已連續14年成為國內癌症發生率第1名,先前也有不少知名人士因罹患大腸癌離世。喜歡聚餐、重口味的飲食習慣,長期處於生活壓力大的狀態,沒有規律的運動等都會加速大腸癌發生的風險。台大醫師邱瀚模提醒,照完大腸鏡一定要問「3個問題」,否則等於白做了!

閱讀更多

女人1年花這麼多錢保持美麗!專家:運用這3種策略聰明消費,打扮漂亮也不怕荷包破洞

tCol 2023-01-13

大竹乃梨子

女人1年花這麼多錢保持美麗!專家:運用這3種策略聰明消費,打扮漂亮也不怕荷包破洞

提到女性特有的支出,首先浮現在腦海中的應該就是關於「變美」的開銷了。服飾、皮膚護理保養、化妝品、美甲、髮型⋯⋯倘若仔細計算為了保持美麗所花費的總金額,應該不少人都會感到震驚:「我居然花了這麼多錢!」

閱讀更多

曾說「能活著是奇蹟,想往前走⋯」資深名嘴5年前不敵腦癌病逝!鄭弘儀嘆:連7次車禍才發現異狀

tCol 2022-12-18

翁申霖 整理

曾說「能活著是奇蹟,想往前走⋯」資深名嘴5年前不敵腦癌病逝!鄭弘儀嘆:連7次車禍才發現異狀

過去曾是《聯合晚報》、《中時晚報》記者,後來踏入政治評論界,闖出一番名號的政治評論家陳立宏,2015年確診第四期腦癌,儘管醫生透過「開頭爐、摘腦瘤」想跟死神搶命,他卻仍在2017年不幸逝世,知名主持人鄭弘儀近日在《新聞挖挖哇》揭露陳立宏生前因一場場車禍,發現「異狀」到醫院檢查後才得知長腦瘤。

閱讀更多

台股狂跌18%,你的退休金嚴重縮水了嗎?施昇輝:3條件檢視手中持股,這種股票可「安心套牢」

tCol 2022-11-17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台股狂跌18%,你的退休金嚴重縮水了嗎?施昇輝:3條件檢視手中持股,這種股票可「安心套牢」

絕大多數退休的人對錢都感到焦慮,深怕有一天會不夠用。有人非常保守,只敢存定存,因為知道利息無法對抗通貨膨脹率,所以只好盡量節儉,犧牲了退休生活的品質。有人把退休金投入股市,希望能有所獲利,來減輕對錢的不安感,但碰到今年台股一路下跌,現在面對手中資產嚴重縮水,恐怕更焦慮了。(原文刊載於2022/7/4,更新時間為2022/11/17)

閱讀更多

父母過世,大哥竟把房子贈與大嫂名下!遺產爭產常見糾紛:生前做對2件事,財產才能拿回來

tCol 2022-10-26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父母過世,大哥竟把房子贈與大嫂名下!遺產爭產常見糾紛:生前做對2件事,財產才能拿回來

在筆者經手過的遺產訴訟案件中,時常遇到「借名登記」的爭議!常見的是:父母親買的房子,卻登記在某一個孩子名下!或是,孩子借父母親的銀行帳戶使用!甚至借用父母的名義開公司!也有遇過,數名股東合資買房,登記在某一位股東名下,但出名登記的股東過世之後,繼承人不承認有借名登記關係存在,因此打官司的案例!

閱讀更多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tCol 2022-09-08

山田知生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史丹佛大學教授紐森(Eric Knudsen)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只要改變「面對事物的方法」,即使過了25歲,仍能和兒童或25歲以前的年輕人一樣,甚至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在25歲之前,學習新知是人的本能,就算不用刻意練習,人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新知識;然而成人會因為大腦「偏愛簡化」的機制,盡可能選擇已知的事物、排斥變化,為了不受限於大腦本能,成人更需要有意識地專注、行動與休息。

閱讀更多

錢就是要留給「想要給的人」!2種財產信託方法:這1種才能讓法院、債主、國稅局都無法染指

tCol 2022-08-17

艾比.施奈德曼, 亞當.賽佛, 吉恩.紐曼

錢就是要留給「想要給的人」!2種財產信託方法:這1種才能讓法院、債主、國稅局都無法染指

信託等於一道橫亙在你與你的資產間的屏障,可讓資產不受稅務、法律訴訟、愛管閒事的人,以及一切你想避免的人事物侵擾。你可以建立超級複雜的信託,但這樣做通常都是為了保護並分散管理大量財產,若你沒有如此宏大的目標,也可量身打造最適合自己的信託。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