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21
照護線上
「醫師,我先生最近左手都會抖,走路也不太穩。」老太太向醫師描述症狀,老先生則是悶悶不樂坐在一旁。「這樣多久了?」醫師問。「大概半年多了,一直想帶他看醫生,他就是不肯,整天都關在家裡。」老太太無奈的說。
閱讀更多
2023-06-11
郭美懿
據統計,台灣每年約有1萬2千人因「皮蛇」帶狀疱疹就醫,通常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生,且據疾管署統計,台灣人每3人就有1人終生可能罹患至少一次的帶狀疱疹。由於帶狀疱疹是水痘病毒潛伏在神經節中,只要小時候得過水痘就有可能發作,尤其當處於壓力、免疫力低下、或患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者,更容易好發。醫師提醒,高風險族群可以考慮自費接種帶狀疱疹疫苗,遠離發病危機。
閱讀更多
2023-06-07
郭美懿
進入節氣「芒種」之後,天氣轉為潮濕悶熱,許多人會選擇喝冰水來降暑氣,但中醫師卻提醒,這種天氣型態喝冰水會越喝越渴,反而是適度曬曬太陽,對健康更有幫助。
閱讀更多
2023-06-06
郭美懿
今(6/6)日是24節氣中的「芒種」,隨著梅雨季到來,高溫濕氣重形成濕熱環境,許多人因此皮膚發癢。醫師提醒,夏天易引發濕邪和熱邪,造成濕疹、痰多、食慾不振、胸悶、排便鬆散等症狀。除了改善外在環境降低誘發因子,飲食上也要慎防海鮮、芒果、荔枝、鳳梨等過敏食物,以免使皮膚搔癢加劇。
閱讀更多
2023-06-01
郭美懿
陸軍南測中心昨(5/31)日驚傳44歲軍官進行「5分鐘跳繩測驗」時突然倒地休克,當場失去呼吸心跳,同袍見狀緊急實行CPR,再轉台中榮民總醫院嘉義分院救治,目前仍在加護病房裝葉克膜搶救中,尚未脫險。至於休克原因,有待院方診斷後釐清,也未知中校是否有慢性病史。
閱讀更多
2023-05-12
郭美懿
70多歲的陳先生,日前因喉嚨疼痛就醫,電腦斷層檢查發現他食道中有魚刺,經緊急進行食道鏡手術,才取出2公分大的魚刺,順利解除魚刺卡喉危機。醫師提醒,許多人魚刺卡喉嚨,往往會以吞白飯、喝醋等民間偏方自救,其實反而可能造成二度傷害!醫師建議,吞到魚刺可自我觀察2至3天,若是喉嚨持續有異物感及疼痛,就要到醫院檢查,避免引起頸部感染。
閱讀更多
2023-05-05
郭美懿
「立夏」到來,代表夏天正式來臨,在中醫理論中,「夏季屬火」,加上台灣氣候炎熱,容易耗傷心氣,要特別注意「養心」。醫師建議,立夏可食用紅色食物,如紅豆、紅棗、紅麴、番茄、紅鳳菜等;若覺得心煩氣躁,可以按壓內關穴、勞宮穴、少府穴、神門穴疏洩心火,讓夏季過得清爽自在。
閱讀更多
2023-04-20
郭美懿
許多人每天都要來上一杯咖啡,不論是為提振精神或生活中的小確幸,咖啡已堪稱全球最受歡迎的嗜好性飲料。不過咖啡對健康是好是壞始終存在爭議,而今年3月刊登在《新英格蘭醫學雜誌》的報導,更指出每天一杯以上的咖啡雖然能讓人增強活動力,卻導致睡眠時間減少,喝多恐引發心臟衰竭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4-02
中時新聞網 施春美
近年來,睡眠成為現代人關注的議題,有些人甚至需要靠醫師處方箋才能入睡,泌尿科醫師戴定恩表示,因他身為醫師、常需值班,作息常會被打亂,他現在常靠3種生活飲食方式助眠,除了睡前少用3C產品外,他平常都吃番茄、奇異果來幫助自己入睡,因番茄含有可幫助神經放鬆的GABA,而奇異果含大量維生素C,可抗氧化並幫助入睡。
閱讀更多
2023-03-27
郭美懿
台灣男性的痛風盛行率平均高於全球5倍以上,不少人因為熱愛珍奶、雞排、啤酒等美食而導致「帝王病」痛風發作。醫師提醒,想避免痛風發作,日常飲食就要注意,最好不要吃海鮮、內臟、動物脂肪等高普林食物,酒類、含糖飲料、尤其含果糖的手搖飲都要避免,才能免受痛風發作之苦。
閱讀更多
6/ 25
第 6頁,共 2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