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8-12
郭依瑄
根據台灣男性學醫學會針對超過千位受訪者進行的《跨世代伴侶性愛品質調查》發現,半數男性勃起不夠硬,卻擔心服用藥物會失了面子,不願就醫,反而選擇來路不明的假藥、偏方、食補等,除了影響性愛品質也傷身。
閱讀更多
2019-08-07
華人健康網
「別再吃泡麵了,小心吃多了變木乃伊!」泡麵是許多人熬夜加班和讀書的能量補給首選,這時候若被家人看到,總會叮嚀泡麵含有防腐劑,提醒你不要常常吃。食品藥物管理署澄清謠言,強調泡麵麵體不能添加防腐劑,但這樣就代表泡麵沒有防腐劑的問題了嗎?營養師認為,魔鬼其實藏在醬料和調味包裡頭!
閱讀更多
2019-08-06
郭依瑄
40歲後,不少男人的男性荷爾蒙明顯下降,容易出現:性慾降低、情緒不穩、心悸、疲勞等「男性更年期」症狀,長期輕忽可能間接引起肌少症和其他慢性病,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19-08-01
林芷揚
許多中年人都有肚子肥胖、腰圍過粗的困擾,尤其更年期女性更是容易胖肚子!專家提醒,腹部肥胖會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多種慢性病風險,應常常測量腰圍,從飲食和運動著手,瘦小腹保健康。
閱讀更多
2019-07-23
台灣好食材Fooding
身體有發炎症狀時,除了透過藥物抗發炎外,也有許多食材的營養素具有抗發炎效果,同樣可以抑制發炎,像是植化素、Omega-3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等。既然有抗發炎食物,當然也有促發炎食物,營養師教你怎麼吃喔!
閱讀更多
2019-07-05
廣告企劃製作
正常脾臟僅青芒果大小,70多歲病婦卻腫脹十倍,巨大如大金煌芒果,幸好健檢發現異狀,撿回一命。男子誤信偏方,忍痛「針療」讓密醫以針猛戳頸部腫大的淋巴結,脖子千瘡百孔險感染送命。
閱讀更多
2019-06-28
林芷揚
家中長輩突然情緒躁動、精神恍惚,甚至出現幻覺,看見不存在的人事物時,有可能是疾病引起暫時性的大腦當機,也就是譫妄症,應盡早就醫治療。如果置之不理,將造成不可逆的腦部退化,增加家屬照顧負擔。
閱讀更多
2019-06-27
趙鴻丞
隨著毒素不停的累積,器官功能不斷的下降,到達一個臨界點,就會造成過多的細胞壞死。到了這個階段,就會造成部分器官功能,永久性的喪失,例如肝硬化、末期腎病、心臟衰竭、心肌梗塞、腦中風等等。
閱讀更多
2019-06-25
NOW健康
現年30歲的陳小姐,過去沒有耳鳴病史的她有時會突然出現耳鳴,左耳「嗡嗡」響,嚴重時連朋友、同事講話都聽不太清楚,以為是自己耳垢沒有清理乾淨,便會拿起棉花棒自行清理耳朵。但最近清理耳朵後情況非但沒有好轉,反而有更大聲的耳鳴,她趕緊就醫,醫師發現她耳道深處塞著耳垢,研判可能是清耳垢方法不當。
閱讀更多
2019-06-19
NOW健康
經常有關節疼痛的毛病,總以為忍忍就沒事?32歲的小惠,近來關節疼痛頻率越來越高,常痛到無法安穩睡眠,甚至連下床都有困難,行走時也只能彎著腰小步伐慢慢走,行動看起來像個老婆婆。
閱讀更多
24/ 30
第 24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