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5
今周刊編輯團隊
台灣算不算醫療先進國家?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但在台灣一診斷出肺癌,近六成已是末期,導致肺癌的死亡人數居十大癌症之冠,也燒掉最多健保費用。新國病來襲,我們該如何對抗?
閱讀更多
2021-01-25
創健預防醫學機構 共同審稿/陳建志院長
根據國健署公布最新107年「癌症登記報告」,2018年女性肺癌發生人數首度超過女性大腸癌,相較前兩年仍持續攀升中。由於肺癌很難早期發現,惡化快速又易復發,不是最高發病率的癌,但卻是死亡率最高的癌症!
閱讀更多
2020-04-09
崔仁哲
每個人對人類的本性都有不同的看法。有些人相信人性本善,他們並不會以警戒、冷漠與懷疑的態度,去面對做善事的人,而是給予支持、尊重與溫暖的鼓勵。
閱讀更多
2020-03-17
照護線上
隨著流感與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的流行,許多人開始注重口罩、及酒精洗手的習慣,也很關心要如何提升免疫力。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胸腔內科周百謙主任指出,免疫力其實是個不容易定義的名詞,很多因素都可能使人體對外界的抵抗力下降。除了維持規律的生活以及運動習慣外,環境品質的改善更是不可或缺!新冠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爆發,引起大眾對於群聚感染的恐慌,因此待在室內、家中的時間比平常更多。影響到病毒對身體影響的因素很多,這部分包含內在免疫力,也就是由淋巴球等免疫細胞所構築的防線;此外就是結構性免疫力,氣道結構有問題時會造成病毒的停留時間延長,造成入侵肺部的機率增加;但最常被忽略的是環境免疫力,所指的是由於環境未能有效調節,造成氣道反覆發炎,引起呼吸道面對外來病原體的抵抗能力下降。要有效面對新冠病毒(新冠肺炎)與流感病毒的威脅,以上三大因素,缺一不可。
閱讀更多
2020-03-05
何玉華中醫師
出現發燒、咳嗽痰多、頭痛、喉嚨痛症狀是感冒,還是過敏?近日進入到24節氣的「穀雨」,是春夏交接之際。不只早晚溫差大, 雨水也明顯增多,但最近下過雨的晚上,在夜燈照射下,眼前霧朦朦的,空氣中的懸浮的污染物並未因雨水消散,再加上潮濕,讓許多患者前來看診時,都會問我:「醫師,我怎麼一直在感冒,感冒都沒好。」其實,很多不是感冒,而是過敏。
閱讀更多
2020-02-16
綠學院 / 曾昭衡
武漢肺炎疫情大爆發,許多人對疫區除了捐口罩之外,還捐空氣清淨機,空氣清淨機可以濾掉PM2.5是沒錯,但是空氣清淨機還可以過濾掉武漢肺炎的病毒嗎?
閱讀更多
2020-02-10
林芷揚
53歲張女士一向身體健康,沒有肺癌家族史,也沒有抽菸習慣,健檢時卻發現左、右肺部出現毛玻璃狀病變,進一步手術、切片後確診為肺腺癌第一期。不抽菸、沒有家族史,怎麼也會得肺癌?
閱讀更多
2019-12-30
NOW健康
日前衛生福利部公布10大不分區癌症名單,排名第1為氣管、支氣管及肺癌,形成這些疾病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要特別注意的就是「PM2.5空氣汙染」問題,PM2.5是種非常細小的 懸浮微粒 ,只要呼吸就會接觸到的危險因子。
閱讀更多
2019-12-06
林芷揚
新竹一名51歲陳姓民眾,幾個月前突然咳嗽不止,起初以為是普通感冒,不料咳嗽症狀持續近一個月,未見好轉,而且每次咳嗽都頭痛欲裂,就醫檢查後赫然發現,罹患肺腺癌第四期,癌細胞已經擴散至大腦和肝臟。
閱讀更多
2019-10-17
樓中亮預防保健網
最近蕁麻疹全身紅腫癢?名中醫特別叮嚀蕁麻疹患者,竹筍、芋頭、芒果、荔枝、蝦、蟹等帶殼海鮮及刺激性食物宜少吃。蕁麻疹是一種皮膚過敏的症狀,大多數是因為飲食含有過敏原或是情緒壓力造成,西醫治療的方式是以抗組織胺或是類固醇抑制免疫反應,中醫則認為蕁麻疹是受風邪引動,風邪可能來自外在因素及內在因素。
閱讀更多
2/ 5
第 2頁,共 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