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15
張曼娟
年輕時,在牆壁的吊飾上看見一行字:「把今天當 成人 生的第一天。」當成第一天,所以一切都是新鮮的,沒有過去,沒有創傷,充滿希望與未知。但我心裡卻浮起一句話:「我願把今天當 成人 生的最後一天。」
閱讀更多
2023-05-12
張曼娟
我的幾位四年級朋友,已經進入了領敬老卡的年紀,是客觀定義上的長輩了。踏入花甲之年的我,也領到號碼牌,等著叫號了。當某些人還糾結在「叫『小姐』就好,叫什麼『大姐』。」的情緒中,我真心以為要珍惜被喚作「阿姨」的年紀,因為很快就要被叫「阿嬤」了。
閱讀更多
2023-05-12
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
母親節前夕,國內卻傳來年近80歲老母親疑因不堪長期照護負荷,殺害52歲重度小兒麻痺兒子的憾事!台北市松山區1名患有重度小兒麻痺的林姓男子,5/12疑遭79歲老母以封箱膠帶蒙住口鼻身亡,陳屍家中。警方獲報前往時,老母親痛哭失聲表示,照護兒子40年身心俱疲,心力交瘁下動手。警方今天上午7時許接獲報案,表示有民眾需救護車急救,醫護到場時發現林男已明顯死亡,發現人則是家中菲傭。據《三立新聞網》報導,林姓男子嬰兒時期即罹患重度小兒麻痺,年長後病情持續加重,生活無法自理,長期靠母親照顧,目前與79歲母親、90歲父親及菲傭同住,林家長子及妻子住樓上,次子一家則住在外地。雖然林男尚有2位手足,但照護費用僅靠兩老存款,加上長期請菲傭協助照料,經濟壓力極大。12日清晨菲傭準備開門照料林男,發現房門反鎖,使用備用鑰匙開啟後發現林男陳屍房內,口鼻上有膠帶,老母親也在一旁,嚇得打電話給雇主次子一家,經二媳婦報案後全案曝光。警方後續通知鑑識小組到場,初步釐清為老婦人殺子,將朝殺人罪嫌偵辦。日本「每日新聞大阪社會部採訪組」匯集多年來日本發生的案例,出版《無人知曉的房間:長期照護下,走投無路的家人的自白 》一書,盼喚醒大眾對長照者遭遇困境的重視,「老病照護」就是其中一個面向。(原文刊載於2023/2/7, 更新 時間為2023/5/12)
閱讀更多
2023-05-09
NOW健康
藝人康康在3年前曾因為突然感到噁心、眩暈、想吐,緊急送醫才發現血管已阻塞42%,差點導致腦中風,這些看似常見的症狀,容易使人誤認為「休息一下就會好」,因而錯過黃金搶救期,若能掌握正確的預防觀念,以及出現徵兆時盡速就醫,仍有機會減少發生永久性中風後遺症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5-08
蔡碧月
因為想把握人生最黃金的自主期,蔡靜君和楊銘山這對夫妻都在50歲時退休,8年來環島環遊世界,夫唱婦隨從不吵架,羨煞同輩。「旅途總有變數,要隨遇而安,我們夫妻有默契,不把金錢這件事變成彼此過不去的點。在路上想法不同很正常,他喜歡的事我陪他做一次,我喜歡的事他陪我做一次,樂於作伴。」
閱讀更多
2023-05-05
NOW健康
有位50歲男子在確診後開始有臉色蒼白、走路喘以及久咳等症狀,以為是長新冠,因血球數值異常,發現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表示,如發現臉色蒼白、不明原因發燒、無碰撞卻有瘀血、骨骼疼痛等4症狀,應及早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醫師表示,過去兩、三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病患有此症狀乃是造血功能異常所致,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4-28
NOW健康
春天的氣溫說變就變,早晚溫差10度以上不在少見,對鼻過敏族群而言,不堪氣溫忽冷忽熱的劇變刺激,恐誘發過敏症狀加劇,不只是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甚至連喉嚨痛、頭痛、頭昏腦脹,又因鼻黏膜腫脹而常常左右輪流鼻塞不通,進而引發學生學業退步、 成人 思考力退化、記憶減退,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鼻過敏患者不堪其擾。
閱讀更多
2023-04-28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86
Q:我是榮山56歲,20幾年前跟已婚A女交往,她為我生了2個孩子,10多年來,我給了她1500多萬元養育孩子及買房,也不斷匯款到孩子帳戶,但存摺由她保管。我聽說她得了癌症,擔心她若有個三長兩短,我為孩子存的錢是否都會變成她丈夫的?要怎樣才能讓有我血緣的小孩繼承這筆錢,不會被她丈夫或其他2個小孩拿走,是否得打官司呢?我31歲有過一段短命婚,離婚多年後才與前女友A舊情復燃,雖然她當時已有家庭,也跟丈夫生下2個孩子,但我們交往過程中,她仍為我生下1子1女,經過DNA鑑定,千真萬確是我的孩子!我們密切交往3年多,孩子出世後2、3年她還每月來我家過夜,直到最近10年才分手。由於她老公在南部工作,偶而才回台北,所以我拿出1500萬元在中和買下房子,讓她跟父母及4個孩子住。房子掛在她名下,我也持續匯款到她及我2個孩子的帳戶裡。雖然她老公似乎不知道這2個小孩是我的,我也只在孩子小時候見過一次面,因為A女不讓我接近孩子們,說這樣會傷害他們。但最近半年A女突然斷了聯繫,發訊息也不理會,讓我焦慮無比;我有一次去按門鈴,跟A女的父親發生衝突,她不僅報警,後來更找律師警告我不能去騷擾他們,我實在很生氣!我想出唯一的方法,是把一切寫出來,每周丟到他們信箱。有一次兒子收到我的信、也讀了,女兒大抵也知道他們是我的孩子,不過我還是沒能單獨跟他們見面,也沒有聯絡方式。我很擔心我給的錢或房子資產,將來無法確實留給有我血緣的孩子繼承,是否有方法可以確認他們帳戶裡還有存款?由於A女工作收入有限,買房錢也是我分數次給付,從各種證據可以知道那是我的錢。我是否有權要求讓我的親生兒女繼承,而不會被她老公跟另兩個孩子奪走或分一杯羹?
閱讀更多
2023-04-26
迷瑞 meRui
大家常常說,西方人比起東方人,家庭觀念相對薄弱,我其實沒有很認同。我認識的很多法國人,都選擇住在離父母家近的地方,或是週末常常回家看家人,甚至某些家庭還設定每週日為「家庭日」,讓全家人可以團聚吃飯。
閱讀更多
19/ 30
第 1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