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9-21
邱璟綾
有了年紀後容易因為肌力流失,身體出現各種大小不適的症狀,但別再用「家庭事業兩頭燒」當做缺乏鍛鍊的藉口,其實只要有一條「彈力帶」,即使坐在辦公室,都能趁零碎空檔好好練習。
閱讀更多
2018-08-24
林芷揚
台灣體操好手「鞍馬王子」李智凱以流暢的湯瑪士迴旋,在2018亞運男子競技體操鞍馬項目,摘下我國參加亞運首面體操金牌,感動無數人,但在這完美落地的背後,卻有著賺人熱淚的奮鬥過程。
閱讀更多
2018-08-24
盧郁安
台灣的夏季屢創高溫,加上氣候潮溼,中醫門診的熱感冒病人急速增加。坊間常用刮痧療法來緩解熱感冒的不適,中醫對此持正面看法,只要掌握正確刮痧方式,並搭配簡易穴位按摩,就能藉此發散體內多餘的熱氣。
閱讀更多
2018-08-24
邱宜君
肩膀痛、上背痛、手臂痛、手指麻⋯⋯自己捏來捏去、找人按摩,這些緊繃痠痛的感覺卻怎麼樣都沒辦法消除,也完全想不起來到底什麼時候受傷的。其實問題根源很可能是完全意想不到的脖子。
閱讀更多
2018-06-11
廖元鈴
年僅15、16歲的國高中生,和40、50歲的中年族群,居然有相同的疼痛症狀?這症狀竟然還占了門診數量高達3成之多?長庚醫院復健科主治醫師林瀛洲揭露表示,這幾年來,「下背痛」已成了不分男女老少的「全民之痛」,只要姿勢錯誤、肌力少,你我都有可能會罹患!
閱讀更多
2018-05-17
廖元鈴
別以為年輕,肌力就一定「年輕」!根據國內健檢機構最新調查指出,30歲以下肌肉量不足者(也就是有肌少症前期),竟多達3成。低頭族、久坐族也是肌力流失高危險群,近年來,醫院門診出現大量肩頸痠痛、下背痛的年輕患者,背後元兇也與肌力流失有關。
閱讀更多
2018-05-10
林思宇
女藝人因罹患肌筋膜疼痛症候群神隱一年,引起群眾熱議,此為民間常見「肩頸痠痛」,用藥打針、物理治療僅治標,遠離錯誤姿勢才可能痊癒。
閱讀更多
2018-05-04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身體是用來活動的,不動的話會越來越僵硬,發生的部位可能是在某些關節,也可能是全身性。當身體變得僵硬時,肌肉就無法像往常一樣收縮,而且較易疲累,關節表面也會承受額外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16-08-18
林思宇
近年來平板、智慧型手機興起,「肩頸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患者增加一倍,如今可愛的寶可夢又來,要如何抓寶抓得健康又高興,有請復健科醫師來解答。
閱讀更多
8/ 9
第 8頁,共 9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