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投資人

顯示第 29130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抱台積電一輩子!家庭主婦「抱股3招」養大4小孩,退休金、家族旅遊全由台積電買單

tCol 2022-02-08

陳重銘

抱台積電一輩子!家庭主婦「抱股3招」養大4小孩,退休金、家族旅遊全由台積電買單

1987年,位於北投的三合院老家被收購,拿了約600萬元。有了這筆錢,媽媽心裡想著,未來是投資的時代,一定要靠錢來滾錢,於是決定拿一半出來投資股票。但是一輩子沒接觸過股票,要買什麼呢?那個時候完全沒有概念,也不知道如何下手。

閱讀更多

高雄修車師傅存197張國泰金,年領49萬股息!他教存7種優質好股,遇上空頭也不怕

tCol 2022-02-07

溫國信

高雄修車師傅存197張國泰金,年領49萬股息!他教存7種優質好股,遇上空頭也不怕

2011年,臺灣存股教父溫國信出版了他的第一本書《找到雪球股,讓你一萬變千萬》,掀起投資市場一陣雪球股話題。68歲的溫國信多年來他秉持存好股理財的原則,從2005年開始存股,靠著一套存股心法,目前年領股息超過百萬元,即使在空頭時,年獲利平均照樣達15%。

閱讀更多

年化報酬率逾7%!7張圖解析:50後玩出全新第二人生,投資最好時機就是「現在」

tCol 2022-02-07

陳逸朴(小資YP)

年化報酬率逾7%!7張圖解析:50後玩出全新第二人生,投資最好時機就是「現在」

「你現在要投資嗎?再等等吧,現在價格有點高了。」

閱讀更多

年化報酬率逾10%!就這樣存2檔基金,7年內資產翻倍,享受生活、拒當下流老人

tCol 2022-01-27

陳逸朴(小資YP)

年化報酬率逾10%!就這樣存2檔基金,7年內資產翻倍,享受生活、拒當下流老人

指數化投資的關鍵建築在成本、風險、時間與行為之上,對於運氣所帶來的報酬沒有過多著墨。如果你對這種將報酬放一邊的投資方式仍有顧慮,我們不妨看看,實際上把握這四點的 投資人 ,在放任市場隨意發揮的報酬結果之下,每年5 分鐘的指數化投資到底有沒有虧待他們。

閱讀更多

「反正家裡有房子」兒子月入9萬花精光!60多歲老父夜班跑車:加減賺,替孩子存一點本

tCol 2022-01-20

畢德歐夫

「反正家裡有房子」兒子月入9萬花精光!60多歲老父夜班跑車:加減賺,替孩子存一點本

原來這位大哥以前是軍官退伍,後來又進公部門賺錢,孩子國小的時候,他太太因為癌症過世,一直覺得對孩子虧欠些什麼,女兒比較貼心,這是他真心說出的一句話。兒子跟媳婦呢?明明讓他有諸多不滿,但他還是出來開計程車,多少賺個幾萬塊,將來幫孩子存一點本,因為孩子收入雖然不錯,卻沒有存錢的觀念...

閱讀更多

35歲離婚時口袋只剩22萬...54歲單親爸只做「一件事」存到投資金,靠股市滾6千萬提早退休

tCol 2022-01-13

獨言(DokGen)

35歲離婚時口袋只剩22萬...54歲單親爸只做「一件事」存到投資金,靠股市滾6千萬提早退休

編按:作者1966年出生於日本京都,三流大學畢業後就職食品公司,24歲在母親資助80萬圓下開始投資股票。28歲結婚生子,35歲因妻子外遇而離婚,成為單親爸爸,從可用資產90萬(約22萬新台幣)開始,4年積存1000萬(約250萬新台幣),從此開始起起落落,經歷天堂、地獄再翻身成為2億5000萬(約6250萬新台幣)富豪的致富人生。

閱讀更多

別總想著下跌5%再進場!他不盯盤打造每月3萬被動收入:就算分批投入也不要超過「這時間」

tCol 2022-01-06

陳逸朴(小資YP)

別總想著下跌5%再進場!他不盯盤打造每月3萬被動收入:就算分批投入也不要超過「這時間」

作者身為小資族專注本業的同時,他貫徹指數化投資的理念,靠著一年只要5分鐘,免看盤、不選股的投資法,達成了以下的財務目標:   ●突破10%的年化報酬率,獲利超過百萬  ●為自己打造每月3萬元的被動收入  ●花少許時間被動投資,用更多時間主動享受生活!

閱讀更多

臥床看護費驚人,我就像爸爸的保險公司…雙北長照至少1千萬,用這平台低保費買高CP值保單

tCol 2022-01-05

樂透人生─吳家揚

臥床看護費驚人,我就像爸爸的保險公司…雙北長照至少1千萬,用這平台低保費買高CP值保單

Q:我是小林,46歲,標準的三明治族群。我父親今年78歲,臥床需要大額看護費用,雖然我的收入還不錯,但自己就像是父親專屬的保險公司,全家人也得縮衣節食。不只我父親,我身旁也有幾個同事好友在50多歲健康亮紅燈,需要龐大醫療費。目前我們一家三口的保單,只有基本醫療保障,每個人就一張「壽險主約再加上附約實支實付和意外險和住院日額」,我很擔心在閒錢和儲蓄有限下,要如何加強保障,才能應付萬一生重病時的醫療看護支出?

閱讀更多

失業、打零工...子女們自顧不暇,我卻「窮得只剩下房」該怎麼辦?年過65歲一定要懂的理財事

tCol 2021-12-29

畢德歐夫

失業、打零工...子女們自顧不暇,我卻「窮得只剩下房」該怎麼辦?年過65歲一定要懂的理財事

通常大概是這樣的,爺奶輩年紀也約90歲了住台北,4個孩子在以前那年代也沒什麼特別,生4個5個算很常見。不過大伯、姑姑、自己父親、叔叔也陸續60歲以上,有的長輩可能是中年失業,有的去大陸做生意失敗後回台,自己父親雖然是狀況比較好的,但也就是個安穩領固定薪水的小公務人員,並不是什麼大官。姑姑離婚了回來找奶奶住,當年唯一的孩子撫養權被先生拿走了。總之,這些長輩們有的身體也陸續有了慢性病,醫療開銷漸增,加上手上並不寬裕,打零工的打零工,能當幫傭的就去賺一點,要申請低收入戶補助是無法的,因為奶奶名下確實有這間價值2,000多萬的公寓。那這時候「窮得只剩下房」怎麼辦?

閱讀更多

存股只是左手發右手?29K中年大叔43歲開始存股,他秀5年百萬報酬數字打臉「存股無用論」

tCol 2021-12-29

小資族的存股翻身記

存股只是左手發右手?29K中年大叔43歲開始存股,他秀5年百萬報酬數字打臉「存股無用論」

過去自己在存股初期時,看到類似這篇「存股無用論」的文章,心中也會存有疑惑,多年後的現在看到,其實也只是一笑置之。但是擔心初踏入存股的朋友會有疑慮,所以決定寫這篇文章,供大家參考。

閱讀更多

30/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