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10-27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年近40的阿宏,小時候玩耍不慎滑了一大跤,當下只有些黑青、扭傷,幾年來都沒有身體不適。然而隨著年歲增長,竟發現原來筋骨有些隱藏的傷害,影響全身姿勢,現在坐也不是、站也不是,常常莫名其妙的疼痛。舊傷,是影響生活品質的隱形傷害。氣學管理專家白雁老師表示,不論多久以前所受的傷,都會在身體留下永久痕跡,也就是我們說的「病灶」,可能反覆發作,也可能每次復發更嚴重。想消除這些病灶,最佳辦法就是活絡受傷部位的氣血循環。
閱讀更多
2022-07-29
陳炯瑜醫師
根據研究顯示,退化性關節炎的病患年齡層下降,過往都以50歲居多,但近年卻開始出現30、40歲的病患。
閱讀更多
2022-07-07
郭美懿整理
台灣已正式進入高齡社會,伴隨高齡而來的肌少症、中風、退化性關節炎等疾病,常讓長輩站起困難、不良於行、甚至需要倚賴輪椅才能做遠距離移行。只是許多照顧者不諳照護技巧,不但常顧到自己心力交瘁,還可能因為「顧得太好」、「做得太多」,反而導致長輩快速退化。
閱讀更多
2022-05-23
林敬予物理治療師
疫情期間減少移動,導致日常身體活動量大為降低。開始出現腰酸背痛、肩頸疼痛的問題,即使天天復健、吃藥還是沒用? 而且有幾個部位按壓下去特別痠痛?要留意可能是肌筋膜疼痛症候群找上門。
閱讀更多
2022-04-11
陳炯瑜醫師
明明是肩膀痛、腰痛,檢查後卻發現竟然是其他部位的關節出問題?陳炯瑜醫師解答,很多人在肩膀痛時,都會覺得一定是肩膀出問題,但其實有時痠痛根源不一定是在疼痛處!
閱讀更多
2022-03-25
郭美懿
清明將至,又是掃墓祭祖的時節,一名55歲婦人張羅祭拜事宜時,突然覺得右腰劇痛,起先覺得忍一忍就好,未料後續痛到直不起腰,就醫被診斷為肌肉 拉傷 。物理治療師表示,急性腰痛若不理會,很容易再次受傷,建議搬運物品時應蹲下,保持腰椎平直再站起。如果真的不慎閃到腰,也可以做3式舒緩運動,在家躺著就可以做,避免留下後遺症。
閱讀更多
2022-03-03
李易紓
急性主動脈剝離,接連奪走包括藝人小鬼黃鴻升等人性命,安南醫院心臟外科主任陳偉華說明,此病大多好發在50-70歲男性,但有研究顯示,這個發生率十萬分之三的疾病,仍有1成機率會發生在40歲以內的族群。
閱讀更多
2022-01-24
優照護
「哎呦~就跟你說那個醫院派來的外籍看護,都聽不懂我跟她交代要注意的事,你爸爸人就是不舒服,也不太會表達,我沒在醫院陪你爸的時候,都讓我很擔心ㄟ…。」下班趕到醫院探病的佳苓,才剛到病房門口,就聽到奶奶又在跟爸爸抱怨外籍看護。
閱讀更多
2021-12-16
NOW健康
疫情期間「變腫病毒」興起,大家在家防疫期間吃零食、喝飲料,缺乏運動,難免發胖。不慎讓腰圍失控增長的你,會嘗試哪些減重方法找回小蠻腰呢?坊間流傳多種瘦腰、塑身方法,不過皮膚科醫師王朝輝提醒,坊間常聽到的仰臥起坐、塑身衣等運動、塑型方法,有些不但毫無效果,甚至還會傷身,最好先尋求專業醫師建議。
閱讀更多
2021-10-20
雪兒Cher
你說:「我只想安分做好工作,為何還是被人逼到絕境?」我說:「職場是你退一步,別人就把你逼到谷底;你安分守己,就認為你不求上進。」
閱讀更多
2/ 6
第 2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