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5-31
段詩潔
隨著台股熱度上升,ETF成為盤面亮點,同獲法人與散戶青睞,《今周刊》也專訪兩位達人,由他們親授ETF投資訣竅。
閱讀更多
2023-05-31
謝富旭
德國哲學家韋伯認為,記帳方式的變革,大大促進了西方資本主義的發展。同樣的,一個對投資記帳方法的小小改變,可能引起您財富甚至人生的連鎖質變。
閱讀更多
2023-05-31
林依榕整理
隨著元大高股息(0056)宣布改成季配息,投資人近來針對相關ETF進行比較,其中0056搭配國泰永續高股息(00878)以及元大台灣高息低波(00713),3檔「月月領息」投資組合成為市場上的熱門話題。其實不只0056改季配息,元大日前也宣布,元大臺灣ESG永續ETF(00850)也即將由年配息改為季配息,值得注意的是,00850配息月份和00878相同,也就是說,對打、包下「月月領息」的意味濃厚。
閱讀更多
2023-05-19
不敗教主-陳重銘
官股金控大到不會倒,而且獲利跟配息都很穩定,投資的主要策略就是「張數多、分散」。儘管不會倒閉,但是分散投資還是需要的,例如兆豐金2022年受到防疫保單虧損的侵蝕,導致獲利跟股利衰退,如果單獨重押一檔兆豐金就會受傷。要是將資金分散到兆豐、第一、合庫這3家官股金控上面,就可以減少單一公司的風險。
閱讀更多
2023-05-02
雨果
既然存股的目的是想要長期持有,並且參與企業的成長過程與股利分紅,許多人選擇存股標的有兩大基本條件與原則:
閱讀更多
2023-05-02
謝富旭
昨日(2021年10月26日)我在台北市與許多朋友分享「如何用股票投資存退休金」。我認為值得與《存股助理電子報》的訂閱戶分享演講內容。每個人都渴望追求財富,但卻對財富內涵欠缺深刻的理解。其實「Mr. Money」的個性與脾性遠比我們想的要難以捉摸。
閱讀更多
2023-02-24
周文偉(華倫)
股神巴菲特(Warren Buffett)的故事,信很多投資人都知曉或略有耳聞,我個人就是學習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精神才能逆轉人生,從流浪教師邁向財富自由,對於巴菲特所推崇的價值投資,我們到底可以學到什麼?怎麼運用在我們的長期存股目標?
閱讀更多
2023-02-24
周文偉(華倫)
許多投資人看到自己投資組合的帳面數字由紅翻黑,經常會忍不住早早「停損」來降低損失,但對於長線投資的存股者來說,其實要學習「歡迎」股災來臨,能趁低點買進的人,未來才會是真正的大贏家。曾有同學問我:「老師,我是2020年2月加入存股的,近2年獲利頻創新高,反而有點怕,怕之後跌了,帳上獲利變一場夢,現在股市真的很熱,身旁不玩股票的朋友都在談論股票,真的覺得之後股市會泡沫化,新聞也一直說股市短期多、長期空,我知道華倫老師不預測股市未來走向,只要公司沒問題就一直持有。
閱讀更多
2023-02-18
周文偉(華倫)
許多投資人會問我一個問題,如果帳面上已經賺了很多,現在賣掉就等於賺了超過10年的股利,這時候到底該不該賣?這個問題在股市處於多頭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提出。請大家先思考一下,如果是在空頭市場,同樣會有不少投資人提出類似問題:帳面上已經虧損很多,現在賣掉就等於賠了超過10年的股利,這時候到底該不該賣?這2個問題本質上差異不大,雖然一個是帳上大賺,一個是帳上大虧,但其實都是在「考驗人性」。有人說,當帳面獲利20%、30%時,心理素質良好的存股族可以耐得住,但是當帳面獲利達到70%、80%,足以抵過10年股息,甚至帳面獲利超過100%時,很多存股族心中都會出現小天使與小惡魔對抗的糾結情緒,一邊是忍不住想獲利了結,一邊是怕賣了之後,再也買不到這種長年累積下來的便宜股票,究竟這筆資金應該繼續存?還是可以先獲利了結,尋找更好的存股標的?
閱讀更多
2023-02-18
施昇輝
我相信很多人在 2021年,台股一路狂飆中,應該是有賺到錢。但到了2022 年,從最高點跌了近 6,000 點,恐怕已經不只回吐之前的獲利,甚至還可能倒賠,成了轉盈為虧。如果你 2021年在股市中還是賠錢的話,那麼現在肯定賠更多了。
閱讀更多
6/ 23
第 6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