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2-12
顧浩然
遺憾的是,生活上,把我們自己打趴在地上的,常常不是別人,而是我們自己的不合宜語言,還有,我們也接收,甚至認同別人對我們自己的批評與指責。
閱讀更多
2019-12-12
顧浩然
當我們願意把對方或自己當成一個人,而不是某個「身份」或「角色」,或許,我們就有機會不再被對這些身份或角色的期待給困住了,也就有機會釋懷了。
閱讀更多
2019-12-12
顧浩然
薩提爾女士說,改變永遠是有可能的,即使外在的改變有限,我們內在的改變仍是有可能的;也許我們無法改變過去已發生的事件,但依然可以改變那些事件對我們所造成的衝擊。
閱讀更多
2019-12-11
黃啟團
黑夜與白天交替,有陽光就會有陰影,有快樂就一定會有悲傷。一個允許自己感受各種情緒的人,才是真正健康的人,他悲傷時真實地悲傷,快樂時才能真正地快樂。那些看似永遠快樂的人,並不是沒有痛苦,他們只是用麻木去掩飾痛苦,讓自己看起來快樂而已......
閱讀更多
2019-12-09
根本裕幸
換句話說,不必用「對/錯」、「好/壞」這個標準來判斷。為什麼?因為這個標準只存在於理性「思考」中,並不在我們的「情感」當中。這麼一來,即便是被社會視為禁忌的事,我們也都能夠「理解」才對。
閱讀更多
2019-12-02
小虎文
所有的「障礙」都是從心開始,執著外表與感官的不完美,只是讓心的障礙更深;當心念敞開, 接納 所有事物的發生,每一件事都變得簡單了。
閱讀更多
2019-11-18
周思潔
回想起來,也是我的傻氣救了我。以柔克剛向來是我的生命特質,有人會說那是沒出息,但我的解讀是,我軟硬都吃,逆來順受。不好的事,我可以往好處想;難以處理的事,我可以好商量。亂七八糟就是紅塵的寫照,這就是人間。
閱讀更多
2019-11-15
蜜雪.史丹克鮑加德
在你經歷哀傷的過程中,務必記住食物無所謂好壞。你能夠、也應該享受食物,但絕不要再讓食物主宰你的心和理性。
閱讀更多
2019-11-15
胡展誥
「兒子~晚餐想吃什麼?」秋慧下班後拖著疲憊的身軀回到家,肩上的包包都還沒放下就準備張羅晚餐。
閱讀更多
2019-10-23
李少彤
編按:愛自己,何不現在就開始?「愛,不是尋找一個完美的人,而是學會用完美的眼光,欣賞那個並不完美的人。」都努力了那麼久了,為生活、家人、工作已經許多年,夠了吧!在「女人何苦為難女人」變成了流行語之後,人人都知道要拿「○○何苦為難○○」來爭權益了,怎麼不問問:「自己何苦為難自己?」說真的,被別人為難已經是很悲催的一件事情了,可千萬不要是別人沒有為難你,反倒是你自己刻薄起了自己...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