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接納

顯示第 22123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接受自己的全部,你的人生才不會卡住!蘇予昕心理師:改變永不嫌晚,中年後一定要做的3件事

tCol 2020-04-01

小虎文

接受自己的全部,你的人生才不會卡住!蘇予昕心理師:改變永不嫌晚,中年後一定要做的3件事

所有你不喜歡的關係,其實都是一面提醒的鏡子,這面鏡子映照出我們也很想逃的那一部分。但內在整合有三個關鍵,第一個就是「認識自己」,再來就是面對自己,最後就是 接納 自己。

閱讀更多

悲傷送行不須壓抑!喪禮上小男孩踢了去世的爺爺…「我想讓爺爺生氣,說不定他會復活」

tCol 2020-04-01

笹原留似子

悲傷送行不須壓抑!喪禮上小男孩踢了去世的爺爺…「我想讓爺爺生氣,說不定他會復活」

面對親子、夫妻、家族間的悲傷送行,不須壓抑,應好好抒發情緒。因為,那亦是將摯愛「曾經存在的故事」繼續傳遞的證明。縱使肉體消失,關係依舊不變。對家屬來說,故人是永遠的摯愛,是一起活下去的人。

閱讀更多

女人為難女人、男人愛支配女人,原來都是「這個」原因!第二人生只求做自己,被討厭也沒關係!

tCol 2020-04-01

蘇予昕

女人為難女人、男人愛支配女人,原來都是「這個」原因!第二人生只求做自己,被討厭也沒關係!

而女性們若是不接受自己的陰性面,則經常會表現出與內在打架的狀態,不但痛苦,也忽視了屬於我們的禮物。我在青少年階段長期習慣以「強勢」形象示人,便是過度認同了陽性面,為了「贏過男生,獲得勝利」,而總是一副盛氣凌人的樣子。

閱讀更多

邁向快樂第二人生前,關於親友拜託借錢,你要先有「這些」原則,不傷感情又保住退休金!

tCol 2020-03-30

李雅雯(十方)

邁向快樂第二人生前,關於親友拜託借錢,你要先有「這些」原則,不傷感情又保住退休金!

這個時候,你的回應會是「內外一致的」、「沒有衝突的」、「平衡的」、「真心的」;你的內在,才會真正感到安全。

閱讀更多

武漢肺炎》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防疫隔離假怎麼請假?薪水、補償金如何領?

tCol 2020-03-19

林暐鈞整理

武漢肺炎》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防疫隔離假怎麼請假?薪水、補償金如何領?

新型冠狀肺炎病毒(武漢肺炎)來勢洶洶,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召開記者會宣布,自19日凌晨0時開始,所有入境者,必須實施居家檢疫14天。面對疫情嚴峻,許多人不禁問,「我該居家隔離、居家檢疫,還是自主健康管理?如果因為防疫隔離關係,我該如何請假?如果請防疫照顧假,薪水(薪資)方面有保障嗎,請假的薪水(薪資)該怎麼領?防疫補償金申請如何領取? 」。針對相關防疫之請假、勞工薪水(薪資)與防疫補償金申請等相關權益,本文將一一解答,同時也呼籲民眾留意以利全國共同防範疫情,共度難關。 #防疫視同作戰,自己的家園自己來守。

閱讀更多

人怎麼可能不生氣!50歲後接納任何狀態下的自己,生氣前「這樣做」,找回快樂正能量

tCol 2020-03-13

石原加受子

人怎麼可能不生氣!50歲後 接納 任何狀態下的自己,生氣前「這樣做」,找回快樂正能量

其實「說得也是」這句話同時也是肯定、 接納 任何狀態下的自己,貼近自己,給自己一個緊緊的擁抱。

閱讀更多

同住一個屋簷下,卻比陌生人更生疏…心理師觀察40歲夫妻:以為結婚就能維持關係

tCol 2020-03-13

姜善英

同住一個屋簷下,卻比陌生人更生疏…心理師觀察40歲夫妻:以為結婚就能維持關係

當夫妻步入40歲後,看到彼此的臉不再像年輕時那樣悸動,甚至還會覺得煩,年輕時如此小心翼翼呵護的愛情,究竟消失到哪裡去了?

閱讀更多

父母否定自己的子女,造就子女成為「一個失敗者」!為何爸媽一方面會難過,竟同時感到得意?

tCol 2020-03-09

武志紅

父母否定自己的子女,造就子女成為「一個失敗者」!為何爸媽一方面會難過,竟同時感到得意?

麥可.傑克森不接受自己本來的面貌而整容,這意味著,他的內心深處有個自我意象是我是一個醜孩子,而他的人生似乎也的確驗證了這一點。他不接受自己的本來面目,他討厭從自己的本來面目上看到暴虐父親的影子。這顯然是個心理問題。

閱讀更多

感情本來就沒有好壞,中年後,接納你的情緒,多愛自己一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tCol 2020-03-05

石原加受子

感情本來就沒有好壞,中年後, 接納 你的情緒,多愛自己一點!即使在困境中,也能找回最真實的自我

「這麼痛苦的話,我就什麼都不想去感受了」、「所以說,感情真的很麻煩啊。」嗯?真的是這樣嗎?這不就是因為你把感情,尤其是負面情緒歸類為「有害」的關係嗎?

閱讀更多

50歲後選擇做自己,以便和重要的人邂逅!接納自己也被別人接納,這是退休後奢侈的幸福

tCol 2020-02-27

伊麗絲.桑德

50歲後選擇做自己,以便和重要的人邂逅! 接納 自己也被別人 接納 ,這是退休後奢侈的幸福

「所有真實的人生都是邂逅。」猶太哲學家馬丁.布伯(Martin Buber)曾如是說。我們無法事先計畫或自行決定是否要進行一場這麼高品質的邂逅、一場讓我們真心覺得自己真正活著的邂逅,但我們可以設法營造最佳的先決條件。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