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8-27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43
Q:我是幸娟,49歲,老公46歲,有個17歲兒子;我跟老公5年前因為我照顧孩子及上班,作息時間差很多,不知不覺就分房睡,我覺得這樣不好,半年多前跟他說,就又恢復同房,偶爾也做愛,但總覺得不對勁,好像回不到從前。有次看到他接到女人來訊「好想你!」,逼問下他說「那是老闆帶去應酬的酒店公關簡訊,是來推銷的!」但看他模樣也開心,讓我很不安,因為我比他大3歲,擔心他覺得我沒魅力、開始移情別戀。雖然他每天大致按時回家,也沒外宿過,我曾去跟蹤過他2次,他下班回家前總會去便利商店或車站附近的百貨、書店等處逛,但回家問他,他竟然沒說實話:「我是從公司直接回家的!」反觀我每天生活都只從公司到家裡而已,沒事完全不會想去逛街。我們兩人都上班,老公收入是我2倍以上,但我每個月都只從他那收到家用的一半,因為還一起繳房貸,我的薪水是全都貼進去,幾乎沒有零用錢可花,但老公在家用之外的錢,全部歸他,一塊錢也不給我。有次發現他有很多存款,但卻從來沒帶我們在外用餐,不過他對自己也是很摳就是了。我的皮包除了買菜錢外就近乎零,49歲沒一點存款,也讓我不安,難道我的存款就是讓我不安的老公嗎?小孩都還沒上大學,我該怎樣做,要拆穿他一直沒說實話或有大筆存款嗎?怎樣才能讓我能回到當初甜蜜且全面相信他的日子?
閱讀更多
2021-08-27
慕新陽
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心境、不同的經歷、不同的角度以及對事物不同的感知力。所謂的感同身受, 有時, 不過是一場癡人說夢。所以啊,當你開始理解不被理解,所有的委屈也就煙消雲散了。
閱讀更多
2021-08-26
吳家揚
投資台股30多年,投資經驗可分成三階段:第一階段摸索期,從高中(1986年)到服役結束(1996年),利用10年的時間打底,主要是邊做邊學,也是運氣好,賺到的錢有落袋為安。第二階段爆發期,從工作(1996年)到42歲科技業退休(2011年),也是邊做邊學。但運氣更好,不但有錢可以加碼,還享受一次IPO大賺的滋味。第三階段是過第二人生的階段,已經超過10年但還未結束,一樣是邊做邊學。這階段「新增項目」:融資融券操作、期貨選擇權操作、投資型年金險保單,還有美股IPO股權投資。
閱讀更多
2021-08-24
優照護
父親中風後的第200天,天氣晴。很好的天氣,風光明媚,但這些好像都與我無關了。等等還要幫爸爸盥洗、準備早餐,等臨時看護來家裡,出發去公司,下班回來繼續接手,準備晚餐,洗澡,刷牙,父親好像在慢慢變好,但我好像不是……。
閱讀更多
2021-08-18
樂透人生─吳家揚
40歲上班族王先生,前陣子看到周邊同事們似乎在股市頗有斬獲,加上朋友勸他不要存死錢,要投資才能以後退休才不會無靠。他禁不起誘惑,雖是股市小白,解約定存200多萬元,聽朋友建議買航運股,沒想到不久之後,股價反轉直下,當不成航海王反變成「水鬼」,心情大受影響。
閱讀更多
2021-08-13
我年過60,又怎樣?黎兒人生相談室之42
Q:我是心怡,今年49歲,老公50歲,結婚26年,有25歲女兒跟24歲兒子,都已獨立,但女兒從小心臟不好,能賺的錢有限,還需要經濟上援助;我們長年都是很和樂的家庭,一起出遊,跟丈夫兩人吃晚飯、談笑,一起牽愛犬散步,洋溢幸福感。但近兩年,他週末開始逐漸不回家,1年前他說了外面有女人,最後想跟那女人在一起,也就是要跟我離婚,那女人是他大學的情人,但女人移情別戀而拋棄他,但她是老公的初戀,兩人似乎有許多美好的回憶。2年多前兩人偶然重逢,女人一眼就認出他,讓他喜出望外,雀躍不已,女人離婚多年,有3個女兒,現在跟大女兒同住,是隨時能再婚的狀態!老公周末都跟女人到鄉下度過,因為女人前夫分給她很多財產,鄉下有大別墅跟田園,老公原本就很喜愛鄉下生活,因此看來他所繪出的老後生活藍圖、夢想,已經沒有我了。而且他似乎也找到了性愛第二春,最近2年幾乎不碰我了,對那女人還滿忠誠的,看來鐵了心不會回頭,但我並不想離婚,我從未想像過沒有老公的生活,只想像等兩人都退休時一起四處去旅行!如果離婚,我還算有生活能力,但就很難繼續援助女兒,女兒還需要比較花錢的手術才能維持良好狀態,但老公腦裡全是女人的事,較少提到自己的女兒。他每天都還回到家裡,但週末就去鄉下,女兒認為爸爸不可能幸福,遲早會回頭,但我不如此樂觀,雖然他的薪資跟財產等是我在管理,但當下只靠我堅持不離婚,不知道能撐多久?我該怎麼辦才好?我是否應該控訴奪走我丈夫的女人賠償我?
閱讀更多
2021-08-10
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因為他善用了人生五張表。
閱讀更多
2021-08-05
白雁時尚氣功 / 白雁老師
手腕痛、手指麻的人越來越多,痠痛藥膏、貼布、止痛劑都出動,卻只能一時舒緩很快又發作,這是因為過度使用手部,重複動作,反覆用力,長期增加手腕的壓力,因此手腕肌腱炎、腱鞘炎,筋膜炎成為最常見的手部傷害。
閱讀更多
2021-07-27
張鳳書
編按:2020年6月的生日,是張鳳書最難忘的一次。在與好友相聚的慶生派對上,她接到爸爸罹癌消息,儘管慌張,但在冷靜下來尋求協助並諮詢專家意見後,展現家中大姐的沉穩,與父母、弟妹溝通達成共識,齊心陪伴與照顧爸爸安度治療的日子……期間,有沮喪、有挫折,但這些都打不倒張鳳書,反而激發她滿滿的正能量,學會有智慧地與爸爸溝通相處,這一年爸爸的狀況穩定,而她生活也精采。書裡記下的是屬於張鳳書的故事,希望能給予正在面對處理類似問題的人,些許靈感,陪伴罹病家人一起走過這段艱辛的路程。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