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6-18
Ariel何思瑩營養師
在之前,兩天假期的努力之後,仍接著百例的確診。「我猜會到五百名確診者⋯⋯」雖然當下僅是持平的二百例,但一週後的校正回歸後原來也過了510例。
閱讀更多
2021-06-11
照護線上
「醫生,我先生都會一直問同樣的問題,才剛講過的話,馬上就忘記。他從前愛看電視,現在卻連遙控器都不會用,而且常搞不清楚白天、黑夜。」老太太一臉 擔憂 地說,「前幾天出門去散步,結果竟然在公園迷路,走不回來。怎麼會這樣啊?」
閱讀更多
2021-06-11
摩根.豪瑟
致富是一回事。守財卻是另一回事。如果我必須用幾個字來總結成功的理財法,那就是「活下去」。
閱讀更多
2021-05-28
賴奕菁
頂樓遺留的手機,存著女兒剛剛發給她的訊息──「媽媽,對不起。我沒資格做你的女兒。我好累,努力不下去了,這條命就還給你吧……」
閱讀更多
2021-05-21
提姆・戴斯蒙
凡事不是面對就能改變,但不面對就不能改變。—二十世紀美國作家 詹姆斯.鮑德溫(James Baldwin)
閱讀更多
2021-05-21
卡馬爾.拉維坎特
負面的念頭就是黑暗,該怎麼去除呢?面對恐懼,你是對抗還是 擔憂 ?面對傷心與痛苦,你是推開還是掩蓋?這樣做是行不通的。
閱讀更多
2021-05-18
HEHO健康網
疫情持續升溫,急診接連數日,都有大批民眾 擔憂 而來篩檢,把急診量能擠爆了!振興醫院急診室田知學醫師,昨天(17 日)晚間也在臉書透露急診狀況,一名民眾需要急救,但考量室內有大批篩檢民眾的安危,在不清楚該名民眾是否有相關接觸史或風險,「眼下只剩下戶外能插管」,最後家屬選擇放棄急救。台灣急診醫學會也呼籲,醫院留給有症狀、真正需要的患者、沒事別來!
閱讀更多
2021-05-17
李易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17公布國內新增335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333例本土(案1684至案2016)及2例(案2017、案2018)境外移入。指揮中心表示,今日新增333例本土個案為189例女性、144例男性,年齡介於未滿5歲至90多歲,發病日/採檢日介於5/5至5/16,居住縣市分別為臺北市158例(萬華區89例最多)、新北市148例(板橋區41例最多)、桃園市10例,基隆市6例、彰化縣5例、臺中市及宜蘭縣各2例、新竹縣及苗栗縣各1例。其中臺北茶藝館 155例、萬華活動史相關 86例、南部進香團 6例、某社團群聚相關 5例、宜蘭遊藝場群聚相關 3例,疫調中有38例、群聚關聯不明者40例。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指揮中心指出,今日新增之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本國籍20多歲女性,分別自菲律賓、海地入境,入境日為4月30日與5月16日,皆持有搭機前3日內檢驗陰性報告。
閱讀更多
2021-05-17
林暐鈞整理
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肆虐台灣,至17日止,連3天累計新增719例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案例,指揮中心呼籲,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視同作戰,減少獵巫,全面一同合作共同對抗疫情,努力讓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數降低,甚至確診歸零。為防範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再急速攀升,以及圍堵確診人數以及新冠肺炎(COVID-19)病毒在四處流竄,指揮中心於5/15日將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確診重災區雙北市升級3級警戒,其他縣市則多以準3級謹慎看待,盼能強力遏止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攀升。而許多民眾也開始 擔憂 自己是否曾接觸過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者,或自己其實已經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指揮中心、專業醫師也已提供完整應對措施,盼全民一同配合,過度國難,守護韌性島嶼台灣。指揮中心指出,如今台灣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人數連日暴增,呼籲民眾做好防疫,若出現包含:喘、呼吸困難、持續胸悶胸痛、頭暈意識不清、皮膚或嘴唇、指甲床發青以上症狀,應立即撥打119、衛生局或1922通報,採取快篩與就醫方式,調查是否為新冠肺炎(COVID-19)確診。民眾如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或接觸過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個案,應全程配合相關單位指示,勿擅自行動,以免增加自身確診新冠肺炎(COVID-19)風險!
閱讀更多
22/ 30
第 22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