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3-13
邱瀟君
大學剛畢業的女生,身上帶著借來的2500美元(編按約新台幣8萬元),飛離松山機場。美國,成為她的第2個家,然而這個家並不總是溫暖。她在中餐廳打工,到職訓中心受訓,在艱困的職場遭受種族歧視的對待。但她的精明、幹勁,還有說不出的直覺,讓她創造出別開生面的華裔奮鬥故事。她當了百科全書銷售員,第一年就成為全年銷售200套以上的「大英百科全書之后」。她經營洗衣店,後來做起了房地產放貸的生意,又身兼包租婆和保險調查員。現在她是一間房地產投資公司的老闆,在美國擁有36棟建築,100個單位的房產。喔對了,還有2個常春藤名校畢業的寶貝女兒。
閱讀更多
2024-03-12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
操著一口流利台語的楊金鑾阿嬤,已屆73歲高齡,她說自己年紀雖大,卻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甚至連感冒都很少,然而沒想到一生病就是大病。
閱讀更多
2024-03-12
招名威 教授
編按:毒理專家招名威教授在發現母親罹胰臟癌後,傾注全力和她共同抗癌,一路相伴、細心照顧。因為母子感情太過親密,在母親離世之初,他幾乎無法承受這巨大悲傷,只能在日後,透過各種方式,慢慢梳理、轉化自己的情緒。 照顧罹患重病的家人時,幾乎所有人的注意力都會在病人身上,而疏忽了照顧者可能承受的焦慮、悲傷、壓力、悔恨與諸多對生命的不解。透過作者回憶母親生病、治療、離世的過程,或許我們也能鼓起勇氣,回頭面對自己曾經逃避的悲傷。 這悲痛就像一道傷口,當我們刻意遮掩,可能表面上看來平靜無波,但一輩子都無法痊癒;若我們願意勇敢掀開,或許一時之間會血流如注、劇痛難忍,但它終有結痂、痊癒的一天。
閱讀更多
2024-03-07
林夏薩摩
為什麼明明用不了那麼多東西,卻一直在瘋狂地買買買?是出於比較心態嗎?問了身邊幾個女生朋友,她們的處境也跟我差不多,大家似乎都被消費主義和網路行銷洗腦了。
閱讀更多
2024-03-06
林薔七
編按:作者林薔七,在22歲時因消費超支而負債,於是發憤振作,從書中找到了自己經濟狀況糟糕、對人生失去掌控權的原因,也從此開啟了「主業+副業」同時併行的 日子 。5年內一路升級到運營總監,然後辭職創業,曾只用2年時間,收入翻了10倍。林薔七目前身兼教育公司CEO、企業運營顧問等數職,她的成功來自於有清晰的目標管理和極強執行力,完成了自己的每一個5年計畫。第一個5年計畫是擁有50萬元存款;第二個5年計畫是年收入超過500萬元;第三個5年計畫是擁有5000萬存款。這些目標她都一一提早實現了。
閱讀更多
2024-03-01
彭菊仙
讓身體放鬆如乾透的木頭一般輕靈放鬆;讓心神凝止、靜如平鏡,繁瑣之事過眼而不留,不再耗損能量。
閱讀更多
2024-02-23
林靜君談心室
「做人真的有夠難!」朋友楊姐一見面就大吐苦水,她被媳婦上網公審,親友截圖給她看,讓她氣到幾天沒睡好。原來,過去節慶應公婆要求,繁文褥節習俗一堆,搞得比上班還累,公婆離開後,楊姐逢年過節就一切從簡,篤信過 日子 比過節重要。去年獨子新婚第一年,她想說不好怠慢媳婦,特別訂宅配年菜,結果年夜飯媳婦整晚臉色「奧嘟嘟」,事後聽兒子說,夫妻為此大吵一架,媳婦認為夫家嫌棄她,只給她吃冷凍菜。楊姐聽到兒子的轉述挺錯愕,但也沒說什麼。今年楊姐不想為難小夫妻,暗示兒子可自行利用假期。結果他們出國度假,媳婦在網上放一張手抓著大螃蟹的照片,寫著「沒有圍爐的位子,只好自力救濟吃起來!」留言區有人說,「長輩就是年獸」、「妳被驅逐出境喔,拍拍~」楊姐為截圖火大,先生說:「算了!妳不會當作沒看到,都幾歲的人了,還和小孩子計較。」先生這是提油救火,讓她這口氣更不知道怎麼嚥下。
閱讀更多
2024-02-20
金賢真
雖然到了關節不時會吱吱作響的年紀,但在30歲以前,減肥是必須的,在健康方面我很嚴格地控管自己。但是在我經歷過「不如死了更好」的經驗之後,我在許多面向都變得亂七八糟。之前也是因為患有憂鬱症,所以不斷地服藥,但是當精神上受到創傷後,憂鬱症的症狀就更加惡化了。
閱讀更多
2024-02-15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07
Q:我是淑菁,今年51歲,老公49歲,結婚25年,3個兒子分別是21歲、19歲及17歲。我老公4年前跟酒店小姐外遇,兩人還有個3歲兒子,雖然他每天若無其事回家,但那女人不時寄孩子照片給他,讓我焦慮又氣憤,忍不住想去那女人家大鬧一場!我擔心離婚後生活水準會降低,所以不想離婚,但總覺得背上有個腫瘤般坐立難安,我該如何排解不平的情緒?老公經營家族事業,經濟寬裕,婚後就不時偷吃或外遇,比較嚴重的有3次:第一次是婚後1年時,持續了3年多;其後是13年前的外遇,也持續了4年,這次到現在則是4年左右。3年前,我打掃時發現一份貼著嬰兒照片的命理書,寫著孩子跟那女人的生辰八字,我才知道這次老公在外面搞出孩子,但他並未認領,也不大理會女人寄來的照片,很多信件都沒開封。當時我忍不住找上對方,逼問這孩子究竟是不是我老公的?但那女人要我自己問老公。我跟老公對質,他也點頭說是,但表示沒做過親子DNA,一副這孩子跟他沒有關係似的。我一方面不想承認這事,讓生活繼續下去,另一方面又想直接攤牌,要那女人跟我老公分手;但我沒自信能冷靜處理,因此不敢去。我也怕搞到老公生氣,我雖然有工作,但只是在夫家公司裡做個小會計,每月薪資有限,如果離婚恐怕生活無法維持現狀。但老公在外有私生子一事,讓我如坐針氈,3年來做什麼都不是味道!
閱讀更多
2024-02-1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每一個人都需要跟其他人產生連結,這是生而為人的需求之一,如果跟父母住在一起,或許時常可以感受到人與人的互動跟連結;但住得遠的,在與家人通電話時,是否也曾有突然不知道要說什麼的經驗?
閱讀更多
16/ 30
第 16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