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早期

顯示第 28129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一覺醒來耳鳴、聽不見,當心「耳中風」!醫揭「這些人」是高危險群,把握黃金治療期救聽力

tCol 2022-12-14

郭美懿

一覺醒來耳鳴、聽不見,當心「耳中風」!醫揭「這些人」是高危險群,把握黃金治療期救聽力

高齡者一睡醒就發現一邊耳朵聽不到?這可不是老化或重聽,而是俗稱「耳中風」的突發性耳聾!秋冬季節氣溫多變化,是突發性耳聾的好發期,患者多半是睡醒後突然發現單側聽力突然喪失,並有耳鳴、悶塞感,其中還有約25%的患者會伴隨眩暈等狀況。

閱讀更多

如何排毒養生,替身體大掃除?除改善生活習慣,也可善用這1要訣減少毒素不傷肝腎

tCol 2022-11-18

偉文隨筆

如何排毒養生,替身體大掃除?除改善生活習慣,也可善用這1要訣減少毒素不傷肝腎

究竟排毒真的有這種神效嗎?我們需不需要刻意去排毒?

閱讀更多

他看過9萬人腸鏡,發現這種腸道「最漂亮」!腸胃病灶權威用這招維持健康:再忙再累都逼自己做

tCol 2022-11-15

郭美懿整理

他看過9萬人腸鏡,發現這種腸道「最漂亮」!腸胃病灶權威用這招維持健康:再忙再累都逼自己做

56歲的朱光恩醫師是國內腸胃病灶權威,曾隨前總統陳水扁出訪中南美友邦,赴帛琉駐點醫療。他笑稱自己從擔任住院醫師起就對腸胃專科感興趣,行醫20多年來看過9萬人次的大腸鏡,「看了9萬個屁股、9萬個腸子。」在他的臨床經驗中,發現運動員的腸道「最漂亮」,可見規律運動對腸道健康的重要性。

閱讀更多

疫情後商機重啟,長庚產學合作中心助台灣生醫業者再展市場契機

tCol 2022-11-11

數位內容部

疫情後商機重啟,長庚產學合作中心助台灣生醫業者再展市場契機

為因應新冠病毒疫情後,國內外生技醫療市場產生的新需求,長庚醫院今(11)日舉辦「2022年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智慧醫材技術廠商交流媒合會」,以「智慧醫材」及「創新醫材」為主軸,展出由長庚自主開發,具遠距偵測、降低治療侵襲性或縮短療程等功能的16項實用專利技術,並集結技術驗證所需之「臨床試驗」資源介紹,以及過去技術移轉開發成功之案例介紹,邀集國內生醫及資通訊業者參與探討,如何成功將上述軟硬體技術量產後導入國內外臨床領域使用,提升國內外民眾的健康福祉,同時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國際市場,達成長庚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的使命。

閱讀更多

無法預知,惡性心律不整恐致命!高難度電燒,心臟科醫師圖解說明:這樣降低猝死的風險

tCol 2022-11-04

照護線上

無法預知,惡性心律不整恐致命!高難度電燒,心臟科醫師圖解說明:這樣降低猝死的風險

「醫師,我又昏倒了。」50歲的王女士說。「當時是什麼狀況?」「那時正在慢跑,突然就昏倒了。」

閱讀更多

50歲B肝男「疫」時疏忽,竟罹患肝癌晚期! 醫曝1關鍵

tCol 2022-11-03

NOW健康

50歲B肝男「疫」時疏忽,竟罹患肝癌晚期! 醫曝1關鍵

「疫情下,身為B肝患者的你,有持續做好定期追蹤嗎?」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消化外科李祥麟主任表示,根據臨床觀察,許多B肝患者因無明顯不適症狀,又擔心染疫風險,便自行延後治療或追蹤,進而影響疾病控制。50歲的王先生(化名)是李祥麟主任的患者之一,本身為B肝帶原者的他,因工作忙碌加上疫情影響,便沒有定期回醫院追蹤。再次檢查時,確診為肝癌晚期,肝臟有一顆大腫瘤且侵犯到血管,已不適合進行肝癌切除手術。

閱讀更多

她眼睛痠痛以為手機看太多,半年後竟罹癌過世…飛蚊症與乳癌有關?1原因5年存活率僅28%

tCol 2022-11-01

黃明惠

她眼睛痠痛以為手機看太多,半年後竟罹癌過世…飛蚊症與乳癌有關?1原因5年存活率僅28%

一名19歲女大生眼睛出現類似飛蚊症的症狀,求助醫生檢查竟是乳癌轉移到腦部,導致顱內壓升高影響視力,她積極抗癌半年,最後仍過世。醫師呼籲,若自己突然發現有飛蚊症,或是症狀加劇,都應儘速就醫,而一般飛蚊症都是因眼睛退化或過度使用3C產品導致,極少數因為癌症引起,這起案例堪稱罕見。醫師指出,國內乳癌最常發生年齡為45至69歲,這名女大生才19歲,非常年輕,而乳癌續發腦部轉移的比率約為15至25%, 5年存活率只有28%。

閱讀更多

早餐店老闆娘因胃食道逆流就診,結果胃鏡一照竟是第二期胃癌!胃腸肝膽科醫師教你分辨:胃炎vs.胃癌

tCol 2022-10-30

張振榕, 林莘妮

早餐店老闆娘因胃食道逆流就診,結果胃鏡一照竟是第二期胃癌!胃腸肝膽科醫師教你分辨:胃炎vs.胃癌

門診時,因應病情需要的時候,我會建議病人照胃鏡,但是對於照胃鏡的恐懼,時常會在病人做與不做的猶豫掙扎之間顯露無遺。「上次做胃鏡好不舒服,以後都不想做了!」、「隔壁陳媽媽說做胃鏡很可怕……」、「除了照胃鏡之外,沒有其他方法了嗎?」(口氣通常很絕望)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