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時刻

顯示第 17118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走過事業低潮、導演老公出軌!李心潔:人生只能選條喜歡的路走,穿過黑暗才能得幸福

tCol 2023-04-27

陳亭均

走過事業低潮、導演老公出軌!李心潔:人生只能選條喜歡的路走,穿過黑暗才能得幸福

20230427編按:金馬影后李心潔暌違20年回歸歌手身份,推出新專輯,也首度寫曲創作《親愛的,我想妳了》。她提及創作契機,來自某位要好的女性朋友遇到困難,向李心潔訴說心中痛楚與無助,「我就像疼小孩一樣拍拍她、抱著她。」這件事也讓李心潔充滿感動與感觸,因為孩子長大就會離開,但好朋友永遠都在,她坦言:「走到今天不僅朋友,包括我自己,都經歷了人生中的挫折,所以想藉這首歌去鼓勵所有女性朋友。」她感謝姊妹們一路扶持,成為她的「姐妹力量」,也希望女性好友們能在對方需要關心時去聆聽,給予一個擁抱告訴對方:「沒關係,我在這裡。」

閱讀更多

到兒女家是作客,「別人家務事」就別管太多!丁菱娟:維持優雅高度不干預,親子皆大歡喜

tCol 2023-04-24

丁菱娟

到兒女家是作客,「別人家務事」就別管太多!丁菱娟:維持優雅高度不干預,親子皆大歡喜

子女結婚成家之後,他的家是跟另一半一起築起,父母的家則是原生家庭,我們觀念一定要改變,到兒子媳婦的家是去作客,你沒有自主權,不要再雞婆的出太多意見。

閱讀更多

人生需要意義感!如果能找到自己認同的意義,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更堅定

tCol 2023-04-19

吳東軒

人生需要意義感!如果能找到自己認同的意義,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更堅定

忘記是第幾次住院,那天晚上在醫院陪我的是爸爸,他突然一副要認真跟我說什麼事情的樣子,我好奇地看著他,他說:「東東,你不要想為什麼是你。」「?」「你不要去想為什麼是你生病,不要去想這東西。」

閱讀更多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活在當下」才是幸福來源

tCol 2023-04-11

李偉文

令人快樂不必花錢!與好友喝茶聊天,陪孩子沿河岸騎單車,「活在當下」才是幸福來源

一九七○年四月二十二日,美國參議員受《寂靜的春天》(Silent Spring)作者瑞秋.卡森(Rachel Carson)影響,發起了美國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草根遊行活動,當年是為了抗議大量使用含鉛汽油及產業排放濃煙卻無法管制,要求國會通過環境生態法案。

閱讀更多

為沒錢買鞋而悲歎,回頭卻見有人連腳都沒有!生命不在活長活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tCol 2023-04-06

偉文隨筆

為沒錢買鞋而悲歎,回頭卻見有人連腳都沒有!生命不在活長活短,而在於頓悟的早與晚

要獲得「頓悟」並不容易,只有我們被感動,或我們生命情境與某個遭遇有所呼應的狀況下,這些故事或情境才可能帶給我們頓悟,這也就是有句話說「當學生準備好了,老師就出現」的意思。至於什麼 時刻 是「準備好的狀態」?當一個人處在困惑、徬徨、或好奇時,就是準備好的時候。

閱讀更多

長照70歲母親,出門被轟「你的生活就是照顧我!」40歲女兒窒息告白:失去自己生活才是報恩?

tCol 2023-03-29

張曼娟

長照70歲母親,出門被轟「你的生活就是照顧我!」40歲女兒窒息告白:失去自己生活才是報恩?

年近70的母親情緒激動對著負責照顧的小女兒喊道,「我就是小孩子!我就是小孩子!你要像照顧小孩子一樣照顧我,這就是報恩!你懂不懂?什麼叫作自己的生活?你的生活就是要照顧我!」

閱讀更多

人生需要意義感!需要一套能詮釋人生意義的論述,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堅定

tCol 2023-03-23

吳東軒

人生需要意義感!需要一套能詮釋人生意義的論述,就能活得更充實,每一步都踩得堅定

忘記是第幾次住院,那天晚上在醫院陪我的是爸爸,他突然一副要認真跟我說什麼事情的樣子,我好奇地看著他,他說:「東東,你不要想為什麼是你。」「 ?」「你不要去想為什麼是你生病,不要去想這東西。」

閱讀更多

孩子不可能突然變成理想樣子!爸媽能告訴孩子:你的改變對我來說很重要,媽媽好感動

tCol 2023-03-20

蔡宜芳

孩子不可能突然變成理想樣子!爸媽能告訴孩子:你的改變對我來說很重要,媽媽好感動

很多孩子到了國中,已經想要放棄學習︰「我之前都很認真念書,還是一樣考不好。我就是不會念書,怎麼努力都沒有用,乾脆放棄好了。」

閱讀更多

「兒子的家我有資格住」婆婆搬進家門媳崩潰…黃越綏:就算出錢幫買房,也不該自由進出兒子家

tCol 2023-03-18

郭美懿

「兒子的家我有資格住」婆婆搬進家門媳崩潰…黃越綏:就算出錢幫買房,也不該自由進出兒子家

許多年輕人傾向婚後自組小家庭,避免兩代同住產生嫌隙,但有位女網友卻在網路發文表示,婚後原本買房自住,婆婆卻在她懷孕時以幫忙顧孫為由搬進來。由於婆媳生活習慣迥異,婆婆還要求多給1萬元孝親費,即使原PO後來自聘保母仍不願搬走,讓她崩潰求救:「到底要怎麼請她回家?不要再賴在我家了!」

閱讀更多

父母有錢都給兒子,手頭緊卻向自己討孝親費...她要哥哥幫扶養卻被嗆:「媽媽只有我一個小孩嗎?」

tCol 2023-03-15

金善英

父母有錢都給兒子,手頭緊卻向自己討孝親費...她要哥哥幫扶養卻被嗆:「媽媽只有我一個小孩嗎?」

「媽媽」在家庭中,是「絕對」的存在。我們相信媽媽所做的一切都是為孩子好、媽媽愛孩子勝過愛自己。然而現實中,並不是所有母親都完美無缺。面對母女關係造成的傷,即便我們覺得:「真的好痛苦!」也有苦難言。韓國資深心理師金善英認為,想要擁有更健康的母女關係,就必須學會當個不聽話的「壞女兒」。學會與媽媽保持適當的距離,不再接收她的負面情緒,努力守護自己,當妳能夠先理解自己的內在問題,放下內心的愧疚感,才能擁有解決問題的能力,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大人。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