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19
圓神書活網
有時月經來前的一星期,會出現煩躁、情緒不穩、嗜睡、 暴飲暴食 、頭痛、浮腫、乳房腫痛、便秘等情形。可是當月經來潮後,先前的那些症狀就像一場夢般消失得無影無蹤—以上敘述就是經前症候群的典型症狀,應該不少人已察覺到了吧?現在,不妨就利用圖表來確認自己出現過哪些症狀吧!
閱讀更多
2018-05-03
吳建東
壓力大、飲食不正常,使腸胃問題成為國人隱憂,消化性潰瘍嚴重可導致胃癌,中醫視脾胃為後天之本,改變作息與飲食才能養出健康消化系統。
閱讀更多
2018-04-03
愛長照
肌少症初期,許多患者會出現體重減輕、握力下降的症狀,一般來說,如果飲食習慣沒有明顯改變,但體重卻減輕達5%,很可能就是肌少症的徵兆。
閱讀更多
2016-04-14
大田出版
偶爾遠離一下食物也很好。長時間飢餓當然會因為營養無法正常供給而對肌膚造成負面的影響,但是一、兩天的短時間斷食,讓腸胃休息一下,可以有效讓身體變得輕鬆許多。
閱讀更多
2016-04-06
健康醫療網
台灣堪稱「洗腎王國」!多數患者常無自覺自己的腎臟損壞,等到身體不適時,很可能已到了腎臟病末期,必須面臨洗腎的痛苦。大千綜合醫院腎臟內科李明彰主任提醒民眾,每半年記得做一次尿液篩檢、腎功能檢查及血壓檢測,才能了解自身腎臟之健康狀況。
閱讀更多
2016-03-10
健康醫點靈
一旦冠狀動脈硬化、狹窄,斑塊破裂而引起血栓堵塞血管,就會發生心臟缺血、缺氧,輕者引起短暫、輕微的胸口不適,也就是心絞痛或狹心症,重者心肌細胞死亡,心臟收縮功能大受影響,出現劇烈胸痛、冒冷汗等現象,這就是「心肌梗塞」
閱讀更多
2016-02-05
林思宇
春節假期長達九天,如何在吃喝玩樂之際,還能盡興享受,不讓腸胃炎、流感、痛風或心血管疾病等來亂。《今周刊》整理出健康五招,讓您安心好過年。
閱讀更多
2015-08-04
健康醫點靈
細嚼慢嚥則有助於唾液的分泌,進而分解食物內的糖分,促進血液對糖分的吸收,讓血糖上升。在這個過程中,大腦會接收到訊息讓人停止繼續進食。此外,飯後最好避免坐著不動,以免血糖升高,造成新的脂肪堆積。請記得, 五二輕斷食, 不是要你挨餓, 而是要你只吃好食物。
閱讀更多
2015-07-20
健康醫點靈
想必已有不少人親自實踐過「餓肚子減肥法」,但是,這種減肥法根本不可能長久且順利地進行。當肚子非常餓時,就會立刻破功,開始 暴飲暴食 ;就算體重真的減輕,不久後又會立刻復胖,甚至比之前更胖。
閱讀更多
2015-01-19
生活愛健康
工時長、壓力大,都會造成自律神經的錯亂,身體呈現緊繃無法放鬆的狀態,久而久之, 就累積成為「慢性疲勞」!
閱讀更多
10/ 11
第 10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