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松德院區

顯示第 112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5

焦慮想哭、負面想法好多?憂鬱症不怕!醫師:吃藥之外還能這樣治療

tCol 2020-07-02

林芷揚

焦慮想哭、負面想法好多?憂鬱症不怕!醫師:吃藥之外還能這樣治療

憂鬱症是大腦無法正常運作而導致的病症,而大腦掌控了我們的情緒和思考,當憂鬱來襲時,病人會反覆出現負面想法、悲傷想哭的情緒,甚至萌發輕生念頭。因此,對憂鬱症的患者來說,讓大腦恢復正常功能是最重要的事情。除了服用抗憂鬱劑之外,「經顱磁刺激」也是治療的另一種選擇。

閱讀更多

個性孤僻、愛批評人,她48歲確診失智 「這些」行為,恐是早發型失智症症狀

tCol 2020-05-11

林芷揚

個性孤僻、愛批評人,她48歲確診失智 「這些」行為,恐是早發型失智症症狀

早發型失智症的初始症狀,往往不是大家所熟悉的記憶障礙,可能是以個性改變、言語不適切為主要表現,容易導致與同事和親友之間的衝突與誤解。

閱讀更多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tCol 2020-04-30

林芷揚

長期失眠、胸悶,退休後才知是憂鬱症 醫師:女性風險較高,注意6個症狀

王媽媽(化名)長期失眠,有時還會胸悶,看了內科、心臟科都查不出原因,只靠醫師開立鎮定劑來放鬆助眠。她退休後轉至北市聯醫 松德院區 看診,才知得了憂鬱症。服用抗憂鬱劑約一年後,症狀明顯改善,已經慢慢回復正常生活。

閱讀更多

憂鬱症治療只能吃藥?「經顱磁刺激」有效改善心情低落5大症狀

tCol 2020-02-21

林芷揚

憂鬱症治療只能吃藥?「經顱磁刺激」有效改善心情低落5大症狀

一位年近七十的女性罹患重度憂鬱症,卻因擔心副作用,而不願服用藥物治療。所幸,在醫師的建議之下,她接受了20次「經顱磁刺激治療」,憂鬱症狀逐漸改善。此種治療方式不只有助於治療憂鬱症,還能應用在恐慌症、失智症的領域。

閱讀更多

對抗憂鬱症不只藥物治療!醫師:新式療法有助改善情緒

tCol 2019-11-15

林芷揚

對抗憂鬱症不只藥物治療!醫師:新式療法有助改善情緒

憂鬱症是現代人很常見的疾病,根據衛福部2002年訪問全台兩萬多名民眾所做的匿名調查,發現15歲以上有8.9%有中度以上憂鬱,5.2%有重度憂鬱。許多人步入中高齡之後,也會出現程度不一的憂鬱症。

閱讀更多

記性差、反應遲鈍,卻不是失智?醫師:緊張焦慮易引起假性失智症

tCol 2019-10-15

林芷揚

記性差、反應遲鈍,卻不是失智?醫師:緊張焦慮易引起假性失智症

近年來失智症在台灣越來越受到重視,民眾發現自己的專注力、記憶力下降時,也常常擔心大腦是否已經退化、罹患了失智症。事實上,許多人不是真的失智,而是「假性失智症」。

閱讀更多

買東西要問老公意見,覺得被羞辱!全職媽要求每月11萬「主婦津貼」

tCol 2019-05-29

媽媽經

買東西要問老公意見,覺得被羞辱!全職媽要求每月11萬「主婦津貼」

許多夫妻在生小孩之後會依照經濟狀況調整家務分工,通常女性當全職媽媽的情況較為普遍。美國一名媽媽發文表示自己與老公結婚4年,她辭去工作在家照顧1歲半的孩子,但是日子一久她發現自己變得很沒地位,特別是在財務方面。

閱讀更多

普悠瑪翻覆》面對生命無常,除了把握當下,你還可以這樣做!

tCol 2018-10-22

林芷揚

普悠瑪翻覆》面對生命無常,除了把握當下,你還可以這樣做!

昨(21)日傍晚發生台鐵6432次普悠瑪列車脫軌翻覆的意外,目前已知造成18人死亡、187人受傷就醫,傷亡慘重引起民眾驚恐,罹難者家屬面對親友驟逝更是悲痛不已。快樂出門,卻無法平安回家,人生無常只在一瞬間,我們該如何面對?

閱讀更多

專題/失智長輩一直說房間有人?原來是檯燈!居家改造讓「家」更療癒

tCol 2018-08-28

林芷揚

專題/失智長輩一直說房間有人?原來是檯燈!居家改造讓「家」更療癒

一位中度失智的奶奶,總覺得她的房間裡有人,常常因此不敢進入臥室。直到某天,家人才發現,原來奶奶的書桌上有一盞圓形的檯燈,而書桌後方剛好是窗戶,當窗外的光線照射在檯燈上時,就會在房間地板形成圓形的影子,乍看就像一顆人頭!

閱讀更多

專題/失智長褥瘡,家屬好自責…心理師:已經做很多了,就放過自己吧!

tCol 2018-08-14

林芷揚

專題/失智長褥瘡,家屬好自責…心理師:已經做很多了,就放過自己吧!

曾經每天為孩子張羅三餐、忙前忙後的超人媽媽,如今連自己吃飯、穿衣服都有困難;曾經天不怕、地不怕的強壯爸爸,如今衰弱得坐在輪椅上不發一語…父母失智,孩子成了貼身照顧者,24小時背負的沉重壓力,有誰能理解?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