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校園

顯示第 5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44

繼承兩間房月收租16K,她當「躺平族」20年!36歲女拒工作:「生病再賣房」不行嗎?

tCol 2022-09-12

郭美懿

繼承兩間房月收租16K,她當「躺平族」20年!36歲女拒工作:「生病再賣房」不行嗎?

長輩是否要為孩子留房產總引發爭辯,有人覺得孩子不勞而獲不會珍惜,另一方則認為房價高漲,若不為後代預作規劃,恐怕將使他們成為經濟弱勢。不過,有位36歲女網友在臉書社團發文,表示幾乎從未工作,只靠每月收租1.6萬元過日子。但姊姊認為這筆錢將來恐不敷生活,鼓勵她出去工作,讓她求問:「老了生病,再把房子賣掉就好了,不行嗎?」

閱讀更多

跟賣蛋老人殺價5元,轉頭卻豪吃大餐、付百元小費…為何我們常對富人慷慨,卻對窮苦人錙銖必較

tCol 2022-09-06

神老師&神媽咪(沈雅琪)

跟賣蛋老人殺價5元,轉頭卻豪吃大餐、付百元小費…為何我們常對富人慷慨,卻對窮苦人錙銖必較

編按:擔任國小教師二十多年,從學校孩子身上,神老師體會到每個困苦的家庭都有可能讓孩子走偏。她開始匯集多人的力量,偕同眾人之力注入資源,給予這些孩子適當的幫助。也因為陪伴發展遲緩的女兒一路學習成長,理解到遇到學習障礙的孩子需要什麼幫助。她開始成為有需求者與提供資源者中間那座橋梁。在這條行來不易的助人之路,她有一群和她有著相同信念的朋友,總是在有需要的時候一呼百諾、挺身而出。即使遭遇網路批評與霸凌,她也努力轉念,重新站穩腳步,相信自己所做的是有意義的事。堅持自己想做的事,堅持多幫助他人一點點,就有機會成為一縷讓人感到溫暖的光。

閱讀更多

擁有越多不會越快樂,中年後「剛剛好」最好!丁菱娟:減法不是匱乏,是讓人生有時間品嘗和沉澱

tCol 2022-08-30

丁菱娟

擁有越多不會越快樂,中年後「剛剛好」最好!丁菱娟:減法不是匱乏,是讓人生有時間品嘗和沉澱

人不到中年不知道減法的好處,熟齡之後才了解東西不是越多越好,名利也不是越多越好。有了名之後壓力更大,有了錢之後煩惱更多,看過太多有名有錢的人分家產的悲傷故事,覺得如何培養凡事「剛剛好」的思維是一種智慧。

閱讀更多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tCol 2022-07-10

陳美儒

當年「建中菁英班」有多強?醫院副院長只排全班倒數第三...那些超會考試的「外星人」30年後怎麼了?

編按:許多人將考上好大學、好高中視為順遂人生的踏板,但實情真的是這樣嗎?在建中任教近40年,也教了好幾屆數理資優班的孩子。記憶深刻的是30年前,數理資優班尚未成立之前,學校特設了一個「菁英班」,做為數理資優班的「暖身」;就是在高一升高二時,將高一各班的前一、二名集中到這個班。(原文刊載於2021/9/1,更新時間為2022/7/10)

閱讀更多

「高中生念什麼夜間部!」被爸爸用菸灰缸砸到頭破血流,孩子燒炭自殺:我是父母生命中的瑕疵品

tCol 2022-06-23

許皓宜, 凌柏瑋

「高中生念什麼夜間部!」被爸爸用菸灰缸砸到頭破血流,孩子燒炭自殺:我是父母生命中的瑕疵品

如果你要我說當初為什麼去死,我實在無法回答你;我只是好奇你們有沒有問過自己,人到底為什麼要活著?

閱讀更多

人生能多悲傷?兩任丈夫染毒外遇,獨養女兒20歲墜橋亡…她49歲重拾課本:往前走學習、總會看到光

tCol 2022-06-01

朱姵慈

人生能多悲傷?兩任丈夫染毒外遇,獨養女兒20歲墜橋亡…她49歲重拾課本:往前走學習、總會看到光

一名平凡的家庭主婦屢經天災人禍的無情打擊,但她接受了世事難盡如人意,為自己重拾書本,為協助他人擔任志工,想盡辦法有目標地活下去,而再一次體驗生命的美好,她也在今年榮獲總統教育獎的肯定。

閱讀更多

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 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tCol 2022-05-01

數位內容部

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 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 111 年 4 月 20 日建議,推動 6-11 歲兒童族群接種 Moderna COVID-19 疫苗。接種劑數為 2 劑,間隔 12 週,接種劑量為成人劑量之一半。接種作業可視家長與幼童接種意願,由地方政府衛生局指定 COVID-19 疫苗合約醫療院所及安排 校園 接種。BNT 新冠肺炎疫苗也即將能夠使用於此年齡層孩童,劑量為成人的三分之一。臺灣兒科醫學會支持指揮中心「6-11 歲兒童接種新冠肺炎疫苗」的建議。

閱讀更多

得到失智症,就像一台車掉下懸崖…失智機率高常人3成,她65歲面對恐懼再創業,珍惜每一天

tCol 2022-04-25

彭芃萱

得到失智症,就像一台車掉下懸崖…失智機率高常人3成,她65歲面對恐懼再創業,珍惜每一天

前大江生醫副董事長關淑君年輕時曾經做過基因檢測,發現自己罹患阿茲海默症的基因較正常人高了3成。她擔憂那一天真的失智了,該怎麼辦?2017年退休後,她全心投入大腦神經回饋訓練,強調:「如何讓大腦不要老化,是現代人非常重要的議題。」

閱讀更多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再糟的今天終究會過去!我不能放棄,因為我沒有依靠,而且我還有夢

tCol 2022-03-29

Peter Su

年紀愈大後才明白,再糟的今天終究會過去!我不能放棄,因為我沒有依靠,而且我還有夢

討厭你的那些人並沒有實質的傷害你,可你因為害怕「被討厭」,所以活成了對方認同的樣子。當你選擇將自己活成了對方所期待的模樣,這才是他們對你最大的傷害。

閱讀更多

47歲台語歌手骨髓癌逝/貧血、筋骨痠痛、扭傷,當心多發性骨髓瘤!醫師提醒:這年紀是好發族群

tCol 2022-03-11

照護線上

47歲台語歌手骨髓癌逝/貧血、筋骨痠痛、扭傷,當心多發性骨髓瘤!醫師提醒:這年紀是好發族群

編按:47歲台語歌手葉勝欽驚傳因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離世,他1993年從《21世紀新人歌唱排行榜》 校園 組冠軍出道,發行過多張專輯,也在冠軍夢想台做節目。2020年葉勝欽發現罹癌後,淡出螢光幕專心治療,未料抗癌1年多仍在2月底病逝。據《蘋果新聞網》報導,葉勝欽前年因骨盆、膝蓋會痛,而到醫院檢查,就醫後發現有腫瘤,只能先做化療。好友馬妞受訪時透露,葉勝欽在化療期間仍對人生充滿希望,持續寫歌創作,希望化療結束後好好在事業上衝刺。馬妞感嘆地說:「各行各業、世界都不要再紛擾了,他1個生病的人,都想要積極活下來,他努力化療,只可惜,老天沒給他時間,真的要把握當下。」葉勝欽個性低調,但在演藝圈擁有不少好友,金曲台語歌王翁立友就是在葉勝欽鼓勵下回到台北重闖歌壇,不但借住在他家,兩個大男人更是共擠一張床,直到30歲翁立友靠著《我問天》、《堅持》等經典歌曲闖出知名度,兄弟感情深厚。曾與葉勝欽合唱《牽手》的曾雅蘭,也在臉書哀悼,回憶葉勝欽對歌唱充滿熱愛,工作期間沒聽過他喊過累,甚至體貼提醒曾雅蘭要找空檔休息。相信葉勝欽會是天堂裡最帥氣的天使,持續創作著、唱著最好聽的歌。葉勝欽確診前透露骨盆、膝蓋會痛,一般以為會是骨癌,其實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是一種血液惡性腫瘤,貧血、筋骨痠痛、扭傷都是前兆之一。究竟甚麼是骨髓癌(多發性骨髓瘤)呢?(原發文時間為20220107,更新時間為2022/3/11)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