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14
NOW健康
70歲的林爺爺,突如其來的劇烈腹痛,竟是肝腫瘤!來到台北慈濟醫院,電腦斷層檢查顯示1顆5公分大的肝腫瘤,情況危急。經診斷為早期肝癌,且未轉移,由一般外科陳昱天醫師進行手術。由於林爺爺與太太相依為命,沒有工作,考量經濟壓力,起先婉拒所有治療方案,所幸在醫師、專師、護理師及社工師不懈協調下,最終由陳昱天醫師執行手術,將腫瘤及周邊組織切除,術後林爺爺恢復狀況良好,5天後平安出院。
閱讀更多
2025-03-12
癌症希望基金會/查岱龍
膀胱癌雖不在國內十大癌症的排行榜上,但卻在泌尿系統癌症中占了七成,且有逐年上升趨勢。晚期膀胱癌五年存活率僅5~15%,常使人感到絕望。然而隨著醫療進步,晚期轉移的病人除了可接受化療外,還有標靶藥物、免疫療法及最新的抗體藥物複合體藥物(ADC)治療,病人不要放棄希望。
閱讀更多
2025-01-14
照護線上
近年來,晚期肝癌的治療持續進步,幫助存活期顯著延長,今天我們邀請到陳三奇醫師,來談談關於免疫治療常見的疑問,歡迎陳三奇醫師。
閱讀更多
2024-10-08
NOW健康
編按:以華視《台灣靈異事件》鐵頭警探一角走紅的男星汪建民,驚傳於昨(10/7)日晚間病逝,享年56歲。汪建民在去年10月因背部劇痛,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4期,今年7月傳出癌細胞擴散至頸椎、脊椎,連腦部也出現2顆腫瘤。他受訪時曾透露,常走幾步就得停下來休息,由於右肺有大顆腫瘤,會影響呼吸,因此體力極差,「比較麻煩的是,腦中的腫瘤會導致癲癇,治療過程中要吃抗癲癇藥,否則連走路都會摔倒,曾在家癲癇發作,完全失去意識,送醫住了5天」。一路支撐他的,是已經85歲罹癌又失智的母親,汪母2010年得了淋巴癌,5年後又因中風引發失智症,汪建民與妹妹合力照顧,坦言最怕妹妹說:「我不幹了」,也怕安養中心打電話來說:「你媽媽我們照顧不了。」他先前曾透露,母親14公分的淋巴腫瘤,化療4年後已好轉,深信自己能夠挺過難關。治療期間因腫瘤慢慢變小,甚至可以工作,狀況一度好轉。不過他1個多月前再度入院,遺憾挺不過難關,於昨晚間安祥辭世。汪建民曾表示,他平日不菸不酒,竟也罹患肺癌,引發國人對於肺癌的關注。醫師表示,隨著NGS檢測納入健保,無論是常見或罕見的變異基因,肺癌病友都有機會及早發現,但期待相對應的藥物也能加速給付,提高癌藥可近性,避免陷入「有藥無法用」的窘境。
閱讀更多
2024-09-12
照護線上
一名50多歲有多年抽菸史的王先生(化名),在診斷為肺鱗癌後,陸續接受了手術治療、免疫合併化學治療,但病情仍持續惡化。經與主治醫師討論後,王先生改以二線口服 標靶藥物治療 ,幸運的是,他對口服標靶藥物的反應很好,治療過程中的副作用也較化療輕微,目前已穩定控制七個月,持續在門診追蹤。口服藥物的便利性,不僅讓他維持正常的工作與生活,也提升了生活品質,對抗癌充滿信心。
閱讀更多
2024-08-01
NOW健康
卵巢癌因早期症狀不明顯,症狀表現不具專一性,常因其症狀腹脹、腹痛、食慾不佳、甚至身體消瘦,容易與腸胃疾病混淆而忽略,往往發現異常時多偏向晚期,加上治療後復發率高,也是婦科癌症中相對棘手難治的癌症。不過,若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預後較好亦可保有良好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2024-06-25
癌症希望基金會
乳癌高居女性癌症榜首,早期HER2乳癌雖然可以手術治療,但HER2陽性基因有如洪水猛獸,很容易復發! 不過,只要在術前、術後進行HER2標靶藥物的輔助治療,治癒率高達90%,甚至一輩子不復發。過去標靶藥物有口服、點滴注射,現在還有皮下注射劑型,注射時間只需三至八分鐘,病人可依自己的狀況選擇適合的療法。
閱讀更多
2024-05-06
林依榕整理
台灣每年新增1.7萬人罹患「肺癌」,造成罹癌原因不只是因為菸害,有專家指出若30年暴露於空汙,風險比每天吸1包菸還高。日前就有一名婦人因為腰痛就醫,原以為是單純腰椎間盤壓迫神經,沒想到竟然癌末,醫院對其兄弟姊妹追查,發現7名手足竟然4人也都罹癌。
閱讀更多
2024-04-29
照護線上
60多歲的李先生有頻尿、夜尿、解尿不順的狀況,原本以為是良性攝護腺肥大,但在就醫之後,才發現竟然是攝護腺癌,而且切片檢查的結果顯示患者屬於高惡性度攝護腺癌。台中慈濟醫院泌尿科顧問裘坤元醫師指出,接受荷爾蒙治療一段時間後,攝護腺癌細胞便出現去勢抗性,而改用化學治療。
閱讀更多
1/ 6
第 1頁,共 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