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4-28
林芷揚
肺癌已連續10年高居台灣癌症死亡原因之首,每年有超過9,000人死於肺癌。不過在近5年內,台灣肺癌死亡率首度有下降的趨勢,五年存活率也從原先的10%成長至27%,接近三成之多,顯示肺癌治療技術有很大成長。而今年四月初,台灣又有一晚期非小細胞肺癌用藥,納入部分一線治療健保給付,再創下台灣肺癌治療新里程碑。
閱讀更多
2020-04-27
林芷揚
今年86歲的吳阿嬤熱愛運動,每天以游泳來保養身體。7年前發現腋下腫大,原先不以為意,但腫瘤隨時間逐漸變大,吳阿嬤就醫檢查後確診,罹患了罕見的惡性淋巴癌「被套性細胞淋巴瘤」。淋巴癌好發於50歲以上,且初期症狀不明顯,提醒民眾提高警覺。
閱讀更多
2020-04-21
林芷揚
現年80多歲的阿祥(化名)在60多歲時罹患大腸癌,治療完成5年後復發,在第一次復發後,接下來每兩、三年就復發一次,總共經歷了四次的肝轉移。幸好在妥善治療與積極追蹤之下,目前已控制住病情。醫師提醒,過量攝取受到污染、高溫燒烤的動物性飲食是大腸癌的風險因子,除了調整飲食習慣,也要配合定期檢查,及早揪出病灶。
閱讀更多
2020-03-19
林芷揚
62歲林先生是工程人員,平時生活作息正常,但飲食方面有些不良習慣。平日他的腸胃功能並沒有明顯異常,某次健檢卻發現大腸潛血反應,進一步檢查後發現罹患胃癌,且已經轉移至淋巴與肝臟,屬於晚期胃癌。
閱讀更多
2020-02-01
林芷揚
令人聞之色變的胰臟癌,名列國內十大癌症死亡率第8位,根據健保署統計,罹患胰臟癌的人數有逐年增加趨勢,106年至107年約成長10%,107年共計6,798名,僅約1成左右屬於早期可手術治療,主要和難以早期發現、惡化速度快有關。
閱讀更多
2020-01-31
林芷揚
66歲的張先生是一名退休高中老師,因排尿不順和夜尿問題到泌尿科就診,發現PSA(攝護腺特定抗原)指數異常,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攝護腺癌第二期。
閱讀更多
2020-01-20
華人健康網
乳癌是女性好發癌症的第一名,女性避之唯恐不及,關於預防乳癌的飲食有新發現!根據美國水牛城大學和波多黎各大學合作研究發現,常吃洋蔥、大蒜的人,乳癌罹患率比從來不吃這類調味香料的人低67%。中醫師表示,中醫認為,乳癌是身體積聚了過多毒素,包括:濕毒、熱毒、壓力毒的結果,尤其情志不暢是乳癌的催化劑,所以,平時需要疏肝理氣、寧心安神,有助遠離乳癌威脅。
閱讀更多
2020-01-15
林芷揚
年約60歲的陳先生1年多前的跨年夜,因為發燒送急診,在排除流感後,醫師發現他的胸部有一顆7公分大的腫瘤,進一步檢查確診為晚期小細胞肺癌,可說是真正的「癌王」!陳先生說,他最大的心願就是「再多活3年,陪伴孫子長大。」
閱讀更多
2020-01-08
那些癌症教會我的事-CANCER、王小白
編按:當生命為你關上一扇窗,必會打開另一扇門;在死蔭的幽谷上,有一朵烏雲,烏雲的背後就是希望。
閱讀更多
20/ 30
第 2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