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8
林芷揚
台灣進入高齡社會,國人生命延長,臨床上常見各種慢性傷口,像是大小便失禁引起的失禁性皮膚炎、大腸直腸癌術後的人工肛門、腫瘤惡性傷口等,因為照護不易,常有傷口不癒,伴隨血、膿、惡臭、發黑的情形。
閱讀更多
2018-05-04
熟年優雅學院/太雅出版社
身體是用來活動的,不動的話會越來越僵硬,發生的部位可能是在某些關節,也可能是全身性。當身體變得僵硬時,肌肉就無法像往常一樣收縮,而且較易疲累,關節表面也會承受額外的壓力。
閱讀更多
2018-04-26
邱璟綾
「醫生!我的腰痛復健後比較舒服了,但是回去兩三天又痛起來了」、「我的媽媽手已經一年多都沒有好,只要一拿重物就會痛!」這些都是復健科門診常常聽到的對話,動作不良的錯誤習慣長期無法透過傳統復健改善時,現在有「輔以達治療」提供患者選擇。
閱讀更多
2018-04-24
大塊文化
60歲的陳先生,正盤算著幾年後退休的愜意人生,卻覺得右手總是怪怪的,指頭偶爾抖一下,右肩容易疲倦痠疼,寫字越寫越小,無法開展。逛街時常常被老婆催促,走快一點,腰背要挺直;參加宴會時,不知不覺得要藏起那隻越來越不安靜,抖動的右手。
閱讀更多
2018-03-27
林芷揚
三月傳出多起運動員猝死的消息!最新一起是美國NBA發展聯盟大急流城驅動隊(Grand Rapids Drive)的球員厄普蕭(Zeke Upshaw),日前在比賽中突然昏迷倒地,雖然馬上送醫搶救,兩天後仍然不治。另外,歐洲也傳出年僅24和25歲的足球運動員猝死案件,一位是訓練期間心臟病發,另一位是比賽時胸痛倒地,急救後仍發生憾事。
閱讀更多
2018-03-16
華人健康網
「怎麼辦!我今天運動時發現膝蓋出現咖咖聲、難道我有關節炎?」上述情境是不少人曾有過的疑惑。究竟膝蓋活動時有怪聲,是否等於關節健康出問題?
閱讀更多
2018-02-26
愛長照
失智長者遺失了記憶,同時也有情緒上的困擾,因此在表達需求上變得不像以往流暢。除了家人會感到溝通困難重重外,患者本人也會因為無法讓人聽懂自己的話而感到沮喪或生氣。高雄亞洲樂齡智慧生活展的講座特別邀請行動職能 治療師 陳姵君,分享跟失智症患者溝通的技巧。
閱讀更多
2018-02-14
愛長照
還有許多心情低落的中風個案,因為想要跟狗兒「玩」,所以要努力地抬起腳;因為想要餵狗兒食物,所以手也要努力往前伸,為了想邀請狗兒下星期再來,努力開口對牠說話......陳美麗說,這樣的故事,在全臺各地上演,每一次的人性關懷和感情交流,對動物輔療師而言,收穫絕對比付出還要大。
閱讀更多
2018-02-12
林芷揚
運動是維持健康的好方法,國泰綜合醫院復健科物理 治療師 簡文仁表示,運動不但可以控制體重、增進體能、修飾體態,還能改善體質,好處多多!
閱讀更多
2018-01-04
台灣在宅醫療學會
在日本神戶市的巷弄間,一戶看起來像是民宅的外頭,寫著「暮らしの保健室(生活保健室)」,走進客廳,陽光從一旁的落地窗灑落,兩旁放滿書,另一端是開放式廚房,中間擺著兩張大桌子、十張椅子,這是黒田しづえ女士的家,也是「なごみカフェ」,意思是「和諧咖啡店」,一個很難用台灣既有的制度來定義的「咖啡店」。
閱讀更多
19/ 23
第 19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