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2-15
照護線上
「醫師,我最近發現有血尿的狀況。」58歲的陳先生說。「會痛嗎?」醫師問。「解尿的時候不會痛。」陳先生想了想說,「倒是經常腰痠背痛。」
閱讀更多
2023-09-26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胸口最近都會痛。」80歲的王女士指著胸骨說。王女士是在10多年前發現乳癌,並接受手術切除,確認是荷爾蒙陽性、HER2陰性乳癌,於是接受抗荷爾蒙治療,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閱讀更多
2023-09-21
郭美懿
三陰性乳癌缺乏治療標的,無法針對癌細胞進行精準治療,更使得三陰性乳癌的治療選擇少,存活期也較其他類型的乳癌來的更短。所幸經歷近20年空窗,三陰性乳癌終於找到標靶,能精準鎖定癌細胞,作用如同散彈槍一般,釋放強效毒殺藥物攻擊鎖定的目標,發射出的散彈槍彈藥會連帶攻擊周邊癌細胞,為病友帶來精準治療的益處。
閱讀更多
2023-07-17
照護線上
「醫師,我的脖子有摸到一顆硬硬的東西。」28歲的林小姐指著頸部左側說。「會痛嗎?」醫師問。「不會。」林小姐搖搖頭。
閱讀更多
2023-06-27
照護線上
「醫師,我終於可以好好睡覺了!」李先生開心地說。從學生時代開始,李先生便飽受中重度異位性皮膚炎的困擾,四肢、軀幹之皮膚都有發紅、脫屑、極度搔癢的病灶,經常抓到破皮出血,也有許多滲出液。因為癢得很厲害,晚上的睡眠品質很差,白天上課精神就不好。為了不想遭受異樣眼光,遇到游泳課時,他總是得找理由請假。
閱讀更多
2023-06-16
癌症希望基金會
根據衛福部2023年所公布的資料顯示,肺癌已連續19年高居癌症死亡第一位,成為國人的致命殺手。肺癌當中,以肺腺癌發生率最高,而最常見的為表皮生長因子受體基因突變(EGFR)所致。肺癌越早期發現,手術切除範圍越小,生活品質愈佳,長期存活率也愈高,研究發現,EGFR 肺腺癌病人,手術後使用輔助性藥物治療,特別是口服TKI標靶藥物,可有效降低復發率,預防腦部轉移。想知道肺癌如何早期發現? 如何開刀? 如何預防復發嗎? 快來看林口長庚胸腔外科趙盈凱醫師的最新臨床治療經驗分享,好好保護自己的肺!
閱讀更多
2023-06-06
照護線上
想要把血糖控制好,飲食、運動、藥物缺一不可,根據臨床經驗,每十個糖尿病病人中大概有1至2個的服藥順從性較差,主要原因可能和副作用有關。
閱讀更多
2023-05-05
NOW健康
有位50歲男子在確診後開始有臉色蒼白、走路喘以及久咳等症狀,以為是長新冠,因血球數值異常,發現是急性骨髓性白血病。醫師表示,如發現臉色蒼白、不明原因發燒、無碰撞卻有瘀血、骨骼疼痛等4症狀,應及早就醫。中華民國血液病學會秘書長侯信安醫師表示,過去兩、三年間偶見類似個案,病患有此症狀乃是造血功能異常所致,提醒民眾若有上述狀況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2023-04-06
游能俊, 黃惠如
編按:為什麼三餐吃得那麼少,那圈肚子還是消不掉?多吃蔬菜、水果,平常還會多走路,腰圍怎麼反而愈來愈寬?明明不愛甜食、不吃消夜、BMI也正常,怎麼就得了糖尿病?醫學證實,腹部脂肪除了讓身材變形,更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也是糖尿病、心血管疾病、中風的共同危險因子!台灣超過200萬人罹患糖尿病,更有600萬人糖尿病前期而不自知,關鍵就在肚子上的那圈「脂肪」。所謂醣胖,就是攝取過多的醣類,加上長期久坐活動少,導致體內囤積肝糖、體脂肪,致使我們陷入「胰島素阻抗」危機,這可說是慢性病的關鍵密碼。而且,更容易令我們陷入「醣胖」危機的,是潛藏在一日三餐中看似無害的「醣類」食物,包括飯、麵、麵包等主食,以及搭配的調味醬料與加工食品,比起可見的糖,例如蛋糕甜食、珍珠奶茶等,更容易讓我們失去警覺。如何改善?別急著戒醣!從一份醣開始,建立活力慢老新日常游能俊醫師行醫30年,照顧過無數糖尿病患者,自己也曾陷入糖尿病前期的危機,讓他決定「以身試醣」,各種食物下肚後親身扎針實測血糖,證明醣類份量是關鍵,並建立運動習慣,成功逆轉糖尿病前期,還瘦下24公斤,體脂率從30%降到18%,6年來體脂率都維持在20%以下!他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2023-02-08
HEHO健康網
足底筋膜炎是成年人腳跟常見的疼痛之一,常見的症狀為早晨下床的第一步,腳後跟前的腳底會從深處出現劇烈疼痛,就像是被針扎到一樣,之後才會慢慢緩解。中醫師表示,足底筋膜是位於足底的一段筋膜纖維,連接著足跟骨以及蹠骨間,作用於幫助身體吸收活動時,腳底的衝擊力能夠幫助維持足弓穩定來支撐體重。
閱讀更多
4/ 11
第 4頁,共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