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法定

顯示第 15116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09

不撤除呼吸器,竟是關心父親財產會分多少給他 避免憾事發生,2招身後事不留遺憾

tCol 2020-10-15

蔡宏斌

不撤除呼吸器,竟是關心父親財產會分多少給他 避免憾事發生,2招身後事不留遺憾

事業有成的王伯伯,大腸癌併肝轉移,因進行性肝衰竭入院,治療結果不盡理想,已判定為末期。虛弱的王伯伯已陷入昏迷,醫療團隊準備依照他簽署的撤除意願書排定撤除呼吸器以及維生醫療,主要照顧的幾位子女也已經做好準備。突然有位從來沒出現過的家屬,很激動的在病房叫罵阻止。

閱讀更多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tCol 2020-10-13

蔡宏斌

想要善終,還是一路救到掛?自主「預立醫療決定」,我們可以5步驟這樣做

靠窗的那張床,陽光靜靜的灑落,映在老爺爺的身上。江老爺爺今年75歲,江奶奶一邊幫老爺爺按摩雙腳,一邊心疼地說:「我的老伴已經這樣躺了20年了!他是一位大學教授,20年前在課堂上突然倒下,台下的學生見狀立刻衝到講台上幫忙急救送醫,命被救回來了,卻也因為腦出血嚴重,開刀預後不佳,就這樣成了植物人,一躺就是20年。」

閱讀更多

她準備離婚卻驟逝,財產、孩子監護權被迫留給丈夫!「獨居」的你該準備的10件事

tCol 2020-09-18

呂秋遠

她準備離婚卻驟逝,財產、孩子監護權被迫留給丈夫!「獨居」的你該準備的10件事

通常在這麼晚的時候,接到電話都不會是太好的事情。通常,是當事人被配偶毆打,現在躲在房間裡問我應該怎麼辦。不然就是在通姦罪還沒廢除的時候,當事人正在警察局做筆錄,要到現場處理。

閱讀更多

保單受益人填「法定繼承人」,到底誰能領身故保險金?買保險常見「2大誤解」一定要搞懂

tCol 2020-07-21

黃健誠

保單受益人填「 法定 繼承人」,到底誰能領身故保險金?買保險常見「2大誤解」一定要搞懂

民眾進行保險規劃時,無非是擔心當碰上人生四大風險「老」、「病」、「死」、「殘」時,可以給自己及家人妥善保障,但在購買保單的當下,就算了解各項條款、保障內容及給付條件等,若沒搞清楚「身故保險金受益人」的設定,以為受益人為「 法定 繼承人」,保障就萬無一失,反而可能造成保障防護網的「破洞」。

閱讀更多

年化報酬率逾8%!存股選這2檔基金,年年穩領股息,老後不為錢煩惱

tCol 2020-07-21

萬子綾, 黃淑君, 楊婷雅, 蔡麗瓊, 楊香容, 鄭惠文

年化報酬率逾8%!存股選這2檔基金,年年穩領股息,老後不為錢煩惱

人生下半場的理財依舊重要,除了穩定守成之外,也要懂得用法律保護財產,才可以在謹慎用錢與享受人生間取得平衡。

閱讀更多

退休後,人生更精彩圓滿!江育誠:做到4個練習,50後的生命要及時,愛更要及時

tCol 2020-07-16

江育誠

退休後,人生更精彩圓滿!江育誠:做到4個練習,50後的生命要及時,愛更要及時

人生就像是一道數學題,退休也要十年磨一劍,應該要提早十年規畫,每個人都應在五十歲時就要啟動人生的退休練習曲,才能掌握人生最美好的黃金十年。並且以「一萬小時法則」練習規畫自己的興趣,必須把退休當作是重大志業經營,退休後的生涯才能再攀黃金新巔峰!

閱讀更多

預立遺囑,是一封跨越生死的情書!5方法妥善安排「遺產」,給兒孫最好的禮物

tCol 2020-07-07

今周特刊

預立遺囑,是一封跨越生死的情書!5方法妥善安排「遺產」,給兒孫最好的禮物

2007年上映過一部電影叫做《一路玩到掛》(T h eBucket List),片中的男主角在面對自己僅剩不久的人生後,決定列下自己臨死前想做的事,電影隨後就為大家呈現了將近兩小時男主角如何實現自己遺願的瘋狂過程。

閱讀更多

「母親一過世,兄弟說我沒權利繼承遺產」 喪失國籍後,還可以繼承媽媽的遺產嗎?

tCol 2020-06-08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母親一過世,兄弟說我沒權利繼承遺產」 喪失國籍後,還可以繼承媽媽的遺產嗎?

幾週前,有位女士透過事務所信箱詢問我:「她來自台灣,後來嫁給日本先生,目前她沒有中華民國國籍。在數年前,她母親過世了,她的兄弟們告訴她:『因為妳現在是日本人了!所以妳沒有權利繼承母親的遺產!』」「真的是這樣嗎?」她在信中問道。

閱讀更多

人到55歲,退休金投資也來得及!這一招讓利息源源不絕,本金愈存愈大

tCol 2020-05-25

余家榮(效率理財王)

人到55歲,退休金投資也來得及!這一招讓利息源源不絕,本金愈存愈大

本文介紹,屆齡退休,55歲到65歲的人,該如何規劃理財,安然度過自己的餘生。國人平均餘命約80歲,但是你依法只能工作到65歲。沒有工作收入,但是有生活費支出的期間,平均至少15年(80歲減65歲=15年,如果你剛好符合平均壽命的話),該怎麼理財呢?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