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7-22
喬許.布朗/ 布萊恩.波提諾
資本革新公司(Capital Innovations)的創辦人暨首席投資長──麥可.安德希爾,率先開拓許多現在廣為使用的非常規投資組合策略。他10歲開始就到工地當木工、經營社區的除草服務;大學畢業後曾在雷曼兄弟實習,後來更有幸進入全球最大的幾間資產管理公司工作。擅長評估風險與報酬的他要告訴大家:最重要的永遠都是現金流。
閱讀更多
2022-07-13
呂秋遠
您好,我是一個困擾的母親,兒子去年大學畢業服完役後,對於工作這件事,一直不上心,老是找藉口讓自己找份輕鬆的兼職工作,因為將來想考航空地勤,所以正在上日文課,但那課程也僅一個禮拜一天,且只有兩小時,但會藉口說平時可能要看書,準備其他的。剛開始的時候,一直尊重孩子選擇的立場,但兒子根本在家的時間不是電動就是電腦,且每做一份工作,沒做幾天,就會抱怨工作無聊,然後做沒多久就離職,後來的這份工作,是爸爸的朋友願意教兒子一技之長,不在乎有沒有經驗,但因為是在工地上班,屬於勞力的工作,兒子剛開始也志氣滿滿,殊不知做了三天,就說背痛,說女朋友不讓他從事這份工作。我這次沒有順著他了,我叫他好好做,好好學,以後萬一地勤沒考上,還是有一技之長在身上,他也就沒再講,但後來工作態度「故意」沒有很好,我們之間的關係變得緊張,他對我時好時壞,我對他態度依舊,一樣的噓寒問暖,但他卻愛理不理,這到底是剛出社會的必經過程,還是他心態有問題,請問我到底要怎麼開導他?
閱讀更多
2022-07-12
黃佩如
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統計,二○一八年我國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二○二五年邁入超高齡社會,而人類平均壽命在過去一百年間,整整增加了三十歲,這增加的年歲就成「第三人生」。根據愛爾蘭成人教育學家凱利(Edward Kelly)提出「第三人生(Third Act)」的概念,每個人只要 活得 夠久,都會有第三歲月;但不是 活得 夠久,都會有第三段人生。所謂第一人生就是成長學習被照顧的階段,第二人生就是成家立業,工作家庭兩頭忙的階段,第三人生是退休,孩子長大離家,我們能卸下照顧者角色後的人生。
閱讀更多
2022-07-12
六神磊磊
黃蓉成家生子之後,很多人就討厭她了,覺得她忙碌、世故、心機重,不像以前那樣清透水靈,所謂「黃蓉不可愛了」。「不可愛」是有原因的。不妨來窺看一下黃蓉生活的一個片段,選取她日常某一天的24小時,看看她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子,是什麼讓人產生了「黃蓉不可愛了」的感覺。
閱讀更多
2022-07-11
黃佩如
淸早傾聽窗外的鳥囀,赫然發現:我是渺小的人類,天地一沙鷗。人除了生理基本需求外,有別於其他物種的是:我們具有人生觀,又慣於傾盡一生追逐俗世目光中的自己。事實是,別人眼中從來不是期待中的自我,若剛好是,那可眞幸運!你已成就自己。但也可能,我們從未去成為自我夢寐以求的樣子:想成為畫家就揮起彩筆;想當作家就書寫生命;想欣賞美景就始於足下。定格檢視,自我從來不是給別人看的。在我短暫的類退休時光裡,曾在靑燈下向佛懺悔,原來我錯過想要的人生整整四十八個年頭啊!
閱讀更多
2022-06-24
羽茜
年輕時,聽說誰誰誰明明有交往的對象,卻又喜歡上別人了,總覺得「反正先變心的人就是有錯」、「辜負別人就是不對的」。
閱讀更多
2022-06-24
陳文茜
64歲資深媒體人陳文茜2019年罹患肺腺癌,手術後各種怪病不斷發生,日前曾透露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去頂樓,非常想解脫。陳文茜6/23再度於臉書有感而發表示,病還是沒好,量出血氧濃度91、心跳96,「活不好,死不了」,但心態已轉變、正面看待,「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陳文茜表示,一年也快過了一半,持久數年愈來愈重的病,彷彿已是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你不會稱它為朋友,因為它使你疼痛、虛弱、喘息⋯⋯不能走遠,但至少它不是敵人。」現在已漸漸習慣了它,好像習慣一個不怎麼令人喜歡的室友,日子共處來去之間,也不必太在意,偶爾要假裝視而不見,就像如何對付這個世界有些逃不開的討厭鬼。「但不只是這樣,我還得更開心一些。」陳文茜說,走到上次差點哭出來快要斷氣的四樓玫瑰花陽台,伸展一下芭蕾基本動作,再抬頭看,「哇,這麼多的星辰,掛在天空上,自由自在」。當下她便明白,不想成為活著的黑洞,「我還好好活著,我的肩上是巨大的宇宙,向著遠方大山河流,我沒有動。我讓風說話。」陳文茜感嘆,許多人一旦變成重大疾病患者,便自然地把快樂往外推,好似這兩件事情是對立的。恰恰相反,正因爲她的生命可能比別人短,或者至少比別人辛苦,「我們更要努力不懈的把快樂老老實實地拉坐在身邊。」陳文茜自從罹癌後,各種怪病不停發生,「全身滾燙、頭痛欲裂、心跳132,血壓180⋯⋯血尿,血氧濃度不足85。」陳文茜日前說自己甚至灰心到跑到頂樓、非常想解脫。「我尖叫,告訴助理:我想走了,求你們照顧我的孩子們,我 活得 太累了。助理一直鼓勵我,深呼吸,血氧濃度上來了,86、87⋯⋯,這時我的意識才比較清醒,請她幫忙把藥物給我⋯⋯」。陳文茜說一個小時後,血氧濃度終於回到89,血壓降低至130,全身發熱狀況也改善、頭沒有那麼疼痛。「之後,我告訴自己,人太渺小⋯⋯從此每一個不過度疼痛的日子,對我都是恩典。」她雖然怪病纏身,但也開玩笑說自己應該是「全世界最美麗的人瑞」。「人病了,不要掉入自憐自愛,給別人一點溫柔,你可以帶回一屋子的幸福。」(原文刊載於2021/3/16,更新時間為2022/6/24)
閱讀更多
2022-06-24
中時新聞網 吳品瑤
資深媒體人陳文茜這些年健康不佳,自2019年發現自己罹患肺腺癌初期,隨即動手術切除腫瘤並接受治療,但身體仍屢出狀況,曾吐露受免疫系統疾病所苦,日前她透露血壓飆升、血氧一度掉到85「 活得 太累了」,近日表示病得越來越重,血氧濃度僅91,不禁嘆:「活不好,死不了」。
閱讀更多
2022-06-24
林靜宜
張淑芬是由姨媽帶大,從小就比同齡早熟,每當看到一片墓塚,都有繁華落盡,過盡千帆的寧靜之感,「我不會因為缺少而遺憾,卻常因得到而歡喜。」她認為,人要珍惜,尊重自然,對他人與萬物賴以生存的環境要有益處,所以她推動減少資源浪費的惜食、節能節水課程,號召大家幫助弱勢的那些專案,都可見其殊途同歸的生命觀。
閱讀更多
2022-06-15
莎莉夫人(Ms. Sally)
「不管單身還是已婚,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我的好友珊珊在遭遇父母接連過世的打擊後,這樣跟我說。
閱讀更多
25/ 30
第 25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