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24
靜水
生活越是逼妳,妳越要強大。當妳突然發現自己一個人也可以把事情做好,就不會再期待他人為妳扛起重擔。屆時,妳就是自己的主宰。我和靖姐結識於某個書友會。那天我應邀來到她經營的餐廳,剛踏進院門就被眼前的景致迷住了。
閱讀更多
2021-09-17
大師兄
在我工作的火葬場,通常是在火化當天,家屬先把罐子送來放著,等到火化完成後,直接拿罐子來裝,所以這裡有個臨時放骨灰罐區。
閱讀更多
2021-09-15
林靜芸醫師
我的父母是一對奇怪的夫妻,母親比父親高半個頭,兩人個性南轅北徹,母親務實,父親 浪漫 ,母親喜歡熱鬧而且好客,父親喜歡安靜愛好獨處。不過,身為子女最困擾的其實是他們的教育態度。
閱讀更多
2021-09-14
侯文詠
我有個朋友曾有感而發地表示:「我的人生不知該算幸運還是不幸,所有我愛的女人,我都跟她們結過婚了。」聽到他說出這麼睿智的話,我忽然警覺到,儘管我寫了《親愛的老婆》,可是以我這麼有限的閱歷,態度最好還是卑微一點── 畢竟我一直只是娶了同一個老婆,然後不斷地累積和她在一起的時間而已。
閱讀更多
2021-09-14
格十三
無論爸爸或媽媽,改變我們命運的不一定是知識,更有可能是「孩子」。學校沒有教會我們的認真與拚搏,孩子能讓我們輕鬆做到;社會沒有教會我們的自律和節儉,孩子能讓我們快速實現。在別人身上沒有發現的貧富差距,孩子能讓我們在自己家裡果斷找到。
閱讀更多
2021-09-13
吳家揚
編按:作者吳家揚小時候家裡是開麵包店,前門賣麵包和雜貨,屋後則是麵包烘焙場所,小學二年級起放學就先回家當童工幫忙賣麵包。並非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為何能在37歲財富自由、42歲提早退休?吳家揚認為,首先要了解一輩子的收支全貌,這是人的大財庫,記得一定要將家人一起納入規劃。將已經有的、未來會有的,一筆一筆列出來,愈詳細愈好。接下來檢視自己的財務觀念,他花錢的態度和做法如下。
閱讀更多
2021-09-03
呂秋遠
我的伴侶生病了她不懂先生這句話的意思,他竟然把悲傷當成嗜好?這不就是自討苦吃嗎?有誰會喜歡陷入悲傷的情緒當中,竟然會是嗜好?
閱讀更多
2021-09-03
林靜君談心室
「我老公6年前轉職到外縣市,工作需要輪班,平常多半由我打電話給他,不知道他在幹嘛,常講沒兩句就說要睡覺。難得回家,卻幾乎都在補眠,我們說話的時間好少。擔心他的健康要他換工作,他氣呼呼說我太天真,年過40歲能保住工作就要偷笑了,要我不要害他失業,說只喝西北風不會飽。」一位署名安安的女士來信述說她的困擾,覺得婚姻關係名存實亡,她想要對方改變,另一半卻不願意配合,覺得好無奈,不知道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2021-07-21
第三人生任我行─施昇輝
5月底,新冠肺炎疫情最嚴峻之際,我很怕突然宣布大台北地區封城,萬一真的發生,會對我的父母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所以決定將他們送到我母親在中部的娘家。我的大舅在老家蓋了一間透天厝,其中一層樓屬於我的二舅,但他也住台北,不常回去。我跟他商量,可否暫時送父母過去住,他不只一口答應,還和舅媽也一起回去。結果,四個老人家同住,每天生活在一起,而且相互為伴,非常開心,真是我始料未及的事。
閱讀更多
9/ 26
第 9頁,共 26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