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深層睡眠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21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是「壓力荷爾蒙」在鬧!醫:5招學會管理皮質醇,30天遠離焦慮失眠

tCol 2025-03-28

劉博仁/營養醫學博士、醫師

早上起不來、晚上睡不著…是「壓力荷爾蒙」在鬧!醫:5招學會管理皮質醇,30天遠離焦慮失眠

編按:你是否經常感到早上無精打采,晚上卻輾轉難眠?其實,這可能與你體內的壓力荷爾蒙——皮質醇的節律失調有關。皮質醇應該在早晨達到高峰,幫助我們清晨醒來,白天保持精力充沛,晚上則應逐漸下降,促進放鬆和睡眠。然而,當這一節律紊亂時,無論是焦慮、失眠,甚至代謝問題,都可能隨之而來。營養功能醫學專家、醫師劉博仁提供幾個方法可以幫助你調整皮質醇,恢復健康的作息與活力。今天,讓我們一同了解如何透過簡單的生活習慣調整,找回平衡,告別失眠,每天更有活力!

閱讀更多

睡不好怎麼辦?醫師推薦10大助眠食物 讓睡眠就該是芝麻小事!

tCol 2024-02-20

撰文/健康力 審稿:家醫科 林佩瑜醫師

睡不好怎麼辦?醫師推薦10大助眠食物 讓睡眠就該是芝麻小事!

想知道到底該做甚麼、吃甚麼才能幫助入睡嗎?快來看看專科醫師林佩瑜推薦了哪些助眠食物,讓疲憊的數羊族也能好好休息,容光煥發迎接每一天。

閱讀更多

睡覺不滿「這個」小時,失智機率高30%!失智權威:睡眠,是無可取代的養生

tCol 2023-12-04

劉秀枝

睡覺不滿「這個」小時,失智機率高30%!失智權威:睡眠,是無可取代的養生

近日追劇,劇中一位焦慮的男士,慎重地對隔天要幫他父親動肝臟手術的外科醫師說:「今晚請早點就寢,也切記滴酒不沾。」這位家屬雖然唐突,但凸顯出對於「睡眠剝奪」(sleep deprivation)的憂心。我回想起多年前聽一位醫師朋友聊到,他要接受腹部手術的當天早上,主刀醫師在手術前先跟他打招呼,不經意地說了句「我昨晚睡得好飽」,卻讓他大為安心。

閱讀更多

睡覺「1習慣」恐導致糖尿病!研究揭實測結果:隔天飯後血糖瞬間飆⋯一堆人都中

tCol 2023-08-05

翁申霖 整理

睡覺「1習慣」恐導致糖尿病!研究揭實測結果:隔天飯後血糖瞬間飆⋯一堆人都中

有許多研究顯示,睡眠問題與糖尿病間存在緊密關聯。專家指出,不少人「習慣開燈」睡覺,但此舉可能增加糖尿病風險。研究發現,讓一群年輕人在明亮的臥室中睡覺,隔天飯後血糖數值偏高,顯示已產生胰島素阻抗,將大增日後罹患糖尿病的風險。

閱讀更多

晚上沒睡好,午休來補眠…當心越睡越累!名醫揭「這樣睡」消除疲勞:睡醒不再腦頓頓

tCol 2023-07-18

林靜芸醫師

晚上沒睡好,午休來補眠…當心越睡越累!名醫揭「這樣睡」消除疲勞:睡醒不再腦頓頓

晚上沒睡好,有人會想以午睡來補眠,讓自己有精力過日子。美國麻州阿姆赫斯特大學睡眠醫學專家史賓塞博士認為,午睡確實可以讓失眠的人改善體力,但是無法彌補睡眠不佳帶來的健康毀損。

閱讀更多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tCol 2022-09-08

山田知生

工時變長、工作效率越來越差...養成1個「好習慣」讓大腦脫胎換骨,腦力回春到25歲超簡單

史丹佛大學教授紐森(Eric Knudsen)數十年來的研究顯示,只要改變「面對事物的方法」,即使過了25歲,仍能和兒童或25歲以前的年輕人一樣,甚至擁有更好的成長空間。在25歲之前,學習新知是人的本能,就算不用刻意練習,人也會自然而然地學會許多新知識;然而成人會因為大腦「偏愛簡化」的機制,盡可能選擇已知的事物、排斥變化,為了不受限於大腦本能,成人更需要有意識地專注、行動與休息。

閱讀更多

想運動「降血脂」何時效果最好?林靜芸:挪威專家認證「這時間運動」,逆轉不良代謝

tCol 2021-12-28

林靜芸醫師

想運動「降血脂」何時效果最好?林靜芸:挪威專家認證「這時間運動」,逆轉不良代謝

之前因三級警戒不准聚餐,讓我想念起參加過的晚宴。晚宴是很吸晴的活動,可以展示服裝、認識朋友、享受美食,還能品嘗美酒。很多成功企業家在商場上的人脈,都是來自晚宴的累積,但對賓客來說,有些晚宴是可怕的:太晚開始或太晚結束;菜色太豐盛或是太貧乏;應邀致詞的人講太長;或是被安排在陌生而且無言的桌次。

閱讀更多

什麼都不做的生活,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順其自然活著,就能自然而然充飽能量

tCol 2021-09-03

野村總一郎

什麼都不做的生活,也是一件有意義的事!順其自然活著,就能自然而然充飽能量

別做任何多餘的事, 也別焦慮,只需要單純品味「乏味的生活」。

閱讀更多

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洗手、居家隔離,如何增加免疫力?醫師推8招遠離疫情纏身

tCol 2021-06-01

李政家/功能神經學專家、脊骨神經醫學博士

新冠肺炎》除了戴口罩、洗手、居家隔離,如何增加免疫力?醫師推8招遠離疫情纏身

在疫情日益加劇下,一般民眾除了配合政府居家隔離,戴口罩、勤洗手外,是否還有在家可以執行增強免疫力,增加自我保護的能力的方法呢?以下介紹幾種在家可以簡易執行的方式,僅供參考。

閱讀更多

1/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