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照顧者

顯示第 31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她是學生眼中好教授,卻養出一對「媽寶」兒女…心理師:避免「有毒」的親子關係,3步驟學會放手

tCol 2024-10-08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她是學生眼中好教授,卻養出一對「媽寶」兒女…心理師:避免「有毒」的親子關係,3步驟學會放手

王教授出身在經濟拮据的家庭,童年時經歷許多艱辛,當她成為母親後,便想把自己所沒有的一切都給予兒女,甚至在孩子提出不合理要求時,也難以拒絕。然而這樣的養育方式,卻逐漸讓兒女變得依賴,缺乏自我管理能力,成了大家口中的「媽寶」。在外作育英才無數的她,回家卻成了失敗的媽媽,究竟如何平衡對孩子的愛與放手,既不養出媽寶,也不成為寶媽呢?

閱讀更多

56歲汪建民肺腺癌逝!後背劇痛一查已罹癌4期…為何不菸不酒仍罹癌?健保NGS揪因:精準用藥跟進

tCol 2024-10-08

NOW健康

56歲汪建民肺腺癌逝!後背劇痛一查已罹癌4期…為何不菸不酒仍罹癌?健保NGS揪因:精準用藥跟進

編按:以華視《台灣靈異事件》鐵頭警探一角走紅的男星汪建民,驚傳於昨(10/7)日晚間病逝,享年56歲。汪建民在去年10月因背部劇痛,檢查發現罹患肺腺癌4期,今年7月傳出癌細胞擴散至頸椎、脊椎,連腦部也出現2顆腫瘤。他受訪時曾透露,常走幾步就得停下來休息,由於右肺有大顆腫瘤,會影響呼吸,因此體力極差,「比較麻煩的是,腦中的腫瘤會導致癲癇,治療過程中要吃抗癲癇藥,否則連走路都會摔倒,曾在家癲癇發作,完全失去意識,送醫住了5天」。一路支撐他的,是已經85歲罹癌又失智的母親,汪母2010年得了淋巴癌,5年後又因中風引發失智症,汪建民與妹妹合力照顧,坦言最怕妹妹說:「我不幹了」,也怕安養中心打電話來說:「你媽媽我們照顧不了。」他先前曾透露,母親14公分的淋巴腫瘤,化療4年後已好轉,深信自己能夠挺過難關。治療期間因腫瘤慢慢變小,甚至可以工作,狀況一度好轉。不過他1個多月前再度入院,遺憾挺不過難關,於昨晚間安祥辭世。汪建民曾表示,他平日不菸不酒,竟也罹患肺癌,引發國人對於肺癌的關注。醫師表示,隨著NGS檢測納入健保,無論是常見或罕見的變異基因,肺癌病友都有機會及早發現,但期待相對應的藥物也能加速給付,提高癌藥可近性,避免陷入「有藥無法用」的窘境。

閱讀更多

長照多年被嫌沒顧好父親,大哥歸國竟告她「殺人未遂」…賴芳玉教1動作避免照護紛爭,防撕裂親情

tCol 2024-10-03

郭美懿

長照多年被嫌沒顧好父親,大哥歸國竟告她「殺人未遂」…賴芳玉教1動作避免照護紛爭,防撕裂親情

我有個朋友是長媳,因為協助先生照顧公婆,必須介入整個家族為照顧產生的紛爭,她要跟夫家做協調,也要跟自己家裡人做協調,「公婆老了,父母也老了,她一個人照顧4個老人家,然後她身體就垮了!」這是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好友的親身經歷,「我們都來到這個年紀,或者是我們的父母也來到了這個年紀…當父母老後,我們到底該怎麼孝順我們的父母?」

閱讀更多

懂吃、懂動,才能優雅老去!資深護理師3飲食建議改善營養、3運動處方增強肌力,邁向幸福獨立老

tCol 2024-10-01

優照護

懂吃、懂動,才能優雅老去!資深護理師3飲食建議改善營養、3運動處方增強肌力,邁向幸福獨立老

隨著全球人口逐漸老化,高齡者的健康照護已成為我們不得不面對的課題,而如何透過適當的飲食和運動來維持高齡者的健康,則是其中的關鍵所在。

閱讀更多

中年後「將老未老」時,如何規劃理想熟年?林麗真、賴芳玉、黃勝堅提建議:「這樣」照顧未來的自己

tCol 2024-09-27

郭美懿、林暐鈞

中年後「將老未老」時,如何規劃理想熟年?林麗真、賴芳玉、黃勝堅提建議:「這樣」照顧未來的自己

台灣將在明(2025)年正式邁入超高齡社會,然而活到老,也要活到好、活得有尊嚴與健康,這就需要預先做準備。《今周刊-幸福熟齡》於9月27日舉辦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特別邀請永豐銀行信託處資深協理林麗真、普華家事與高齡權益部門主持律師賴芳玉,以及北市聯合醫院前總院長黃勝堅,針對「理想熟年規劃」來做分享。

閱讀更多

不是做惡夢!50後睡夢中亂踢亂叫,恐罹「巴金森氏症」…要掛哪一科?藥物可改善嗎?

tCol 2024-09-25

楊雅馨

不是做惡夢!50後睡夢中亂踢亂叫,恐罹「巴金森氏症」…要掛哪一科?藥物可改善嗎?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發生頻率第二高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透過藥物減緩症狀,並經由規律的「特定運動」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夫妻迎來退休生活,先生突中風!妻子請照服員:照顧家人也要保留自我空間,照護路才能走長遠

tCol 2024-09-24

劉詩瀚

夫妻迎來退休生活,先生突中風!妻子請照服員:照顧家人也要保留自我空間,照護路才能走長遠

熟練地翻著荷包蛋、烤土司,加上水果點綴,一旁的牛奶才剛微波好,一天二人三餐四季,就是現在生活的寫照,手做早餐是美雲(化名)年紀漸長後養成的習慣。

閱讀更多

母下樓摔跤住院,父年邁、哥、姐都在外縣市,剛升上小主管的她,聽到需照護2個月,整個人傻了

tCol 2024-09-19

劉詩瀚

母下樓摔跤住院,父年邁、哥、姐都在外縣市,剛升上小主管的她,聽到需照護2個月,整個人傻了

「妳媽媽跌倒了正在醫院,只有爸爸一人在旁邊,可以盡快過來嗎?」小雅(化名)接到電話愣了一下,隨即慌張地收拾包包衝出公司。

閱讀更多

這麼簡單都做不好…總用壞話激勵孩子?心理師:嘴壞就是壞,別讓他長成「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tCol 2024-09-05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這麼簡單都做不好…總用壞話激勵孩子?心理師:嘴壞就是壞,別讓他長成「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父母是孩子在成長時期的最重要支持系統之一,許多人習慣用「負向語言」來試圖激勵孩子:「這麼簡單的事都不會做?」、「這有什麼好哭的,丟臉!」或許這只是表達父母的期待、或希望孩子做得更好的期許,但這些由父母帶給孩子的想法,會慢慢變成他們自己的信念價值,然後逐漸成為這樣負向對待自己的大人。

閱讀更多

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tCol 2024-09-05

楊寧茵

70歲婦從內向變開朗!社宅生活豐富多彩:「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下樓就能參與活動、交朋友

「如果讓我在這裡住到人生的最後一刻,我願意!」— 高雄前金區大同社宅銀髮住戶 吳衡英我幾次到「林投好客廳」都會遇到人稱「衡英阿姨」的吳衡英,她總是很熱情地招呼來訪的客人,或者協助弘道的工作夥伴張羅好客廳的大小事,還在「共生祭」時負責擔任導覽長輩,每天帶好幾團分享社區大小事,「說不累是騙人的,但真的很開心!」我原本以為她一定本來就是一個活潑外向的人,結果她說:「其實我很內向的,是天天來好客廳改變了我!」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