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25
劉家成醫師
昨天我逛臉書看到這篇報導《醫師沒有「順便回答一下」的義務!有病掛號,才是尊重專業》,裡面提到了幾段話讓我很有感。
閱讀更多
2019-07-19
安寧照顧基金會
作一個精神科醫師面對患者如何「看待」生死,往往都能從他們表達出的生死觀裡學習很多。生死事大,但是我們通常只記得頌讚生之喜悅,卻忌諱去面對或討論死亡。其實,就生命的完整性而言,生與死就是同一個循環,從生的過程中,逐漸去完成生命的價值,這樣子循環了一圈之後,生命才是完整。
閱讀更多
2019-07-16
蔡佾姿
買房當然令人開心與滿足,但別忘了量力而為,房貸佔薪水30~50%已經算是高...
閱讀更多
2019-07-08
黃軒醫師
對於每個人,不僅是對想好好善終的人而言,家都是最熟悉、最有情感歸屬的地方。每個人都想回家,但是那要看有沒有家人如此支持善終,有能力在家照顧病患,一直到過世,做到美好善終。「每個人都有家,但不見得每個家庭,都有這樣的能力與共識,有些家人根本無法在家好好善終...。」
閱讀更多
2019-06-26
愛長照
過了沒多久,他回來了,他走到爸爸身邊問他說:「爸!你都沒有吃,我們再放個管子,好不好?」爺爺沒有表示,沒力氣了。儘管我們試圖同理兒子的心情,也說了很多關於現在的狀況不適合再放鼻胃管的理由,他仍然堅持要幫爸爸放鼻胃管。
閱讀更多
2019-06-21
急診醫師的眼睛 白永嘉醫師
我姐夫的姐夫60歲左右,血癌到了最末期醫師也說沒辦法了,有一天在台北國泰醫院的病房姐夫問他有沒有想吃什麼?他說希望吃鹽水雞加一杯酒。
閱讀更多
2019-06-12
陳安儀
有一次上《新聞挖挖哇》,于美人說了一句話,我覺得挺生動:「哪一段婚姻,不是縫縫補補的呢?」我心中暗暗接上一句:「更多的婚姻,都是千瘡百孔呀!」
閱讀更多
2019-06-12
高醫安寧團隊、劉盈慧
2017年的農曆年,故年將盡、新年將至,在這年節轉換之時,一位即將離世的病人與他深愛的家人,於高雄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肝膽內科病房內,迎來了人生最難忘的一場婚禮。
閱讀更多
2019-06-10
精選書摘 / 李雅雯(十方)
一個沒有積蓄,還幫家人揹債的月光族,幾年間,搖身變成身價超過5000萬元的富婆,她,是怎麼做到的?
閱讀更多
18/ 23
第 18頁,共 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