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3-21
照護線上
「每次好像我只要一出國,手掌上就會出現這些好癢的小水泡。」飛機一落地,若真就向來接機的姐姐抱怨著。姊姊看了一眼若真的手,輕輕鬆鬆地回應:「你還好,只有出國時才會這樣。我覺得我的腳每隔幾個星期就會出現一次這些小水泡,本來想要不理它,不過好像因此而感染了,在 皮膚科 吃了幾天的藥才好。」「天啊,原來你也有同樣的狀況,」若真驚呼:「醫生說我的狀況是汗皰疹,所以汗皰疹是遺傳引起的嗎?」
閱讀更多
2025-03-13
萬芳醫院新聞稿
異位性皮膚炎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發炎性皮膚疾病,病人經常面臨皮膚乾燥、紅腫、劇烈搔癢及脫屑等困擾,這些反覆發作的症狀不僅影響日常生活,也對心理健康造成壓力。傳統治療雖能緩解症狀,卻無法有效降低復發機率,導致許多病人長期感到困擾。隨著醫藥科技的發展,新型口服小分子藥物與生物製劑的問世,為異位性皮膚炎的治療帶來突破性進展,不僅提升療效,也讓病人得以擺脫反覆發作的困擾,重拾健康生活。
閱讀更多
2025-03-07
蔡佳伶整理
一名53歲女性上眼皮隨著年紀增加漸漸下垂並遮住部分視野,影響社交活動及外觀,因影響生活而到安南醫院 皮膚科 就診。經理學檢查發現其上眼皮遮住瞳孔上緣,並在外側產生明顯的垂墜眼皮,在排除提眼瞼肌無力及其他神經學或外傷造成的影響後,安排外科手術改善垂墜眼皮。術後追蹤一個月,外觀已恢復正常,視野遮蔽症狀也不再發生。
閱讀更多
2024-12-18
郭美懿
初次看診時,醫生常會問「有沒有對什麼藥物過敏?」究竟何謂「藥物過敏」會出現什麼症狀?嚴重嗎?
閱讀更多
2024-12-11
癌症希望基金會
大腸直腸癌是十大癌症發生率第二名,很多人發現時已經轉移,不過,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策略近幾年有很大的改變,新藥物愈來愈多,即便第一、二線藥物治療失敗,還有三、四線藥物一棒接一棒治療,有不少人可以長期控制病情,甚至有治癒機會,病人千萬不要輕言放棄。
閱讀更多
2024-12-10
NOW健康
60歲的張女士是名家庭主婦,過去3個月持續感到身體多處皮膚搔癢,特別是在夜晚症狀加重。儘管多次使用抗過敏藥物和潤膚乳,癢感卻沒有明顯改善,她晚上睡覺時常被癢醒,多次抓破皮膚,甚至導致皮膚感染。
閱讀更多
2024-11-08
蔡曉萱 整理
全台約有500萬人一生中至少出現過一次蕁麻疹,其中高達16萬人受慢性蕁麻疹所苦。醫師提醒,若症狀持續超過6週,極可能是慢性自發性蕁麻疹,不僅影響生活品質,更可能引發憂鬱、焦慮等心理問題,應及早就醫診治。而現在不只能靠西醫緩解蕁麻疹症狀,也能搭配中醫調理,擺脫反覆發作的困擾。
閱讀更多
2024-10-18
聯合報健康版 / 記者沈能元台北報導
衣服是人體的第二層皮膚,穿衣服整潔有益身體健康,如何洗好衣服至關重要。長庚醫院臨床毒物中心護理師譚敦慈強調,「穿過的衣服一定要洗」,但不論季節,洗衣服的頻率都一樣,至少2天洗一次衣服;建議最好買可以下水清洗的衣服,如此才能保持衣物的清潔。
閱讀更多
2024-10-18
蔡曉萱 整理
台灣人每3人就有1人可能染上帶狀皰疹!近日一名61歲女性不只長在單一部位,更出現全身「瀰漫性感染」,醫師提醒:年紀大、免疫力差的人要特別當心,及早預防勝於治療。
閱讀更多
2024-10-10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在第八屆「幸福熟齡台日交流論壇」上,GAIA TORAH亞太區代言人新光醫院美容中心唐豪悅主任,以《寵愛自己,喚醒天然重生之美》為題發表精彩演講。她以永遠的優雅女神奧黛麗·赫本為例,鼓勵大家邁向熟齡時,依然保持自信、風韻與獨特魅力,活出像赫本那樣經典不退的優雅。
閱讀更多
1/ 15
第 1頁,共 1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