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監控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99

走路偏斜竟是肺癌腦轉移!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別輕忽

tCol 2025-03-14

NOW健康

走路偏斜竟是肺癌腦轉移!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別輕忽

台中1名63歲潘男近期走路會偏斜、右腳經常無力,經長安醫院檢查發現左腦有兩顆腫瘤,竟是肺癌副院長李漢忠醫師指出,肺癌是台灣癌症死因之冠,潘男並非個案,轉移性腦瘤是常見的併發症,提醒民眾若出現單側肢體無力等神經症狀,應提高警覺及早就醫。

閱讀更多

3波冷氣團接力報到,還在靠體溫「暖被」?台電分享「不插電」暖被3招:省錢暖睡又環保

tCol 2024-12-17

郭美懿

3波冷氣團接力報到,還在靠體溫「暖被」?台電分享「不插電」暖被3招:省錢暖睡又環保

近期冷空氣一波接一波,等級直逼冷氣團程度,但寒冬連空氣都發冷,鑽進被窩還得靠人肉「暖被」,讓人更難入睡。如果身邊沒有暖被機、烘被機,開電熱毯、電暖器又怕耗電,台電粉絲專頁特別提供「不用電」暖被3招,讓你暖暖入睡又兼顧環保!

閱讀更多

不是吃藥!她戒2食物、堅持3習慣,半年膽固醇大降64%,「連體內塑化劑都排乾淨了」

tCol 2024-06-13

中時新聞網 吳慧芬

不是吃藥!她戒2食物、堅持3習慣,半年膽固醇大降64%,「連體內塑化劑都排乾淨了」

膽固醇過高會提高動脈硬化的風險。營養醫學醫師劉博仁分享一名女子體內膽固醇、塑化劑都很高,卻不想吃降膽固醇藥物,經他指導,女子自此不碰反式脂肪食材、運動、戒糖、少吃水果、停用過香的清潔用品,並使用排毒處方,半年多後,女子膽固醇大降64%,回歸正常,體內也無殘留塑化劑。

閱讀更多

健康食品認證有多難拿? 健康力益暢敏益生菌 頂規專利菌功效獲國家認可

tCol 2024-06-13

產業視界

健康食品認證有多難拿? 健康力益暢敏益生菌 頂規專利菌功效獲國家認可

食安連環爆,專家建議挑選有健康食品認證的產品是安全功效的保障。號稱保健食品最高規格的小綠人標章,到底有多難拿?

閱讀更多

牙齒矯正有年齡限制?醫:4階段分齡矯正訴求大不同

tCol 2024-02-27

NOW健康

牙齒矯正有年齡限制?醫:4階段分齡矯正訴求大不同

牙科醫療技術不斷進步,加上現代人對於牙齒健康和愛美意識提升,矯正的需求愈來愈普遍。對此,牙科醫師指出,事實上牙齒矯正並不受年齡限制,透過牙齒矯正治療,不僅可以找回完美笑容、提升自信,也是對健康的長遠投資。

閱讀更多

7旬嬤忘了怎麼煮菜「清蒸魚變鹹魚」…長輩疑失智卻不肯就醫?佛心醫教1招:護尊嚴又不傷感情

tCol 2024-02-22

郭美懿

7旬嬤忘了怎麼煮菜「清蒸魚變鹹魚」…長輩疑失智卻不肯就醫?佛心醫教1招:護尊嚴又不傷感情

據國衛院最新調查,65歲以上國人失智盛行率約為8%,但隨著戰後嬰兒潮人口邁入退休之齡,預估未來20年,每天約有近48人失智,等於每30分鐘即增加一名失智症患者。不過失智者多半沒有病識感,更排斥就醫,焦急的家人究竟該怎麼辦?日前衛福部彰化醫院失智共照個管師就協助病患家屬「合演一齣戲」,以追蹤身體狀況為由,轉介70歲阿嬤到神經內科看診並進行檢查,完成失智鑑定,得以後續的各項就醫及服務。

閱讀更多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搭配生理性起搏有效治療心跳過慢,降低心衰竭機率

tCol 2024-01-02

照護線上

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搭配生理性起搏有效治療心跳過慢,降低心衰竭機率

育志醫師:大家好,我是劉育志醫師,歡迎吳尚儒醫師來到照護線上。吳尚儒醫師:大家好,我是台中榮總的心臟內科吳尚儒醫師。

閱讀更多

心跳過慢恐昏厥、出意外,生理性起搏、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貼近自然生理功能!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tCol 2023-12-29

照護線上

心跳過慢恐昏厥、出意外,生理性起搏、智能速率心律調節器貼近自然生理功能!心臟專科醫師圖文解析

「醫師,我的心跳好慢。」王女士說。「有感到不舒服嗎?」醫師問,一邊把手搭在患者的手腕上計算心跳速率。「就覺得很沒力,經常會頭暈。」王女士說。「你的心跳每分鐘才40幾下,要趕緊檢查喔。」

閱讀更多

以為自己還年輕,面對機器卻「被時代碾壓」…她拒當數位邊緣人,3心法勸世:打不過就加入它

tCol 2023-09-06

林靜君談心室

以為自己還年輕,面對機器卻「被時代碾壓」…她拒當數位邊緣人,3心法勸世:打不過就加入它

我對自己的認知是,可以一只背包就出門浪跡,語言不通沒在怕,有信心遇到問題總有辦法可解決。但實際的狀況是,不過疫情3年多時間,面對機器時滿滿被時代輾壓的挫折感是怎麼一回事?

閱讀更多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tCol 2023-08-22

段詩潔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研究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研究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

1/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