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07
李易紓
《今周刊》今天周四(10/7)舉辦第五屆幸福熟齡臺日交流論壇,邀請嘉義縣縣長翁章梁以「友善高齡 在地老化」為題,分享在面對嘉義高齡化人口比率偏高等問題,透過推動各項社區服務,來部分替代家庭功能,大幅提升長輩照護的村里服務涵蓋率,讓住在嘉義的長輩們,能夠幸福且健康老。
閱讀更多
2021-04-13
優照護
茹意是家庭主婦,婚後即全心投入家庭,讓全家人開心是她的目標最大的目標。婚前茹意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婚後,她成了公婆的寶貝,公婆一直希望有個女兒,他們夫妻卻只有兒子,如今有個媳婦,他們喜不自勝。
閱讀更多
2020-12-17
大塚宣夫
對彼此的依賴,就是最大的敵人。即便是關係再好的親子也是如此,因為是親子才特別困難。但是,如果是別人的話就能接受。因為,只要不是自己的父母,就可以平靜地接受對方逐漸衰敗的模樣,也能不被情緒左右,確實地做好 看護工 作。正因如此,我才推薦讓他人來參與照護。倒不如說,加入一個第三者做為緩衝,絕對會比較好。
閱讀更多
2020-03-24
林芷揚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4)日公布,國內新增20例COVID-19(武漢肺炎)境外移入病例。
閱讀更多
2019-09-03
李雪雯
許多人認為將失能與失智長輩,放在最熟悉的家裡,然後請外籍 看護工 來照顧,可以讓長者放心。只不過,撇開許多專業醫師及照顧專家所說:沒有經過多少專業訓練的外勞,根本無益於失能或失智者的復健,許多這樣做的子女,有多少是真心在家陪伴長者,並且與他們說話?
閱讀更多
2019-07-09
愛長照
從網友的回應,確實反映出部分女性疏於老後照護風險的防範,前篇主要目的是提醒姊姊妹妹們,一定要開始注意到自身老後的高風險,簡單歸納前篇重點就是,退得早+準備少+體力弱+餘命長=老後照護的高風險。
閱讀更多
2019-01-23
好險網/王永才
我們努力工作,都期望能夠一路平安順利地走到生命的終點,只是人生總有些萬一,意外、生病,以及誰都會發生的:年老。
閱讀更多
2018-09-19
愛長照
我之前有一篇文章:《女性活得久卻體力弱?注意!五年級女性是長照的高危險人口》,引來一些迴響。譬如我提到小女生不愛運動,當了阿嬤還是不積極,網友回應:「在講我,我都不運動」。我提部分女性會有「三靠迷思」(靠先生、靠小孩、靠政府),網友也回應:「真的!我媽完全是這種思維」、「我本來也想靠政府><」。
閱讀更多
2018-07-09
邱璟綾
「我需要協助……」105年8月週五的傍晚,55歲的張瑋庭因為長期照顧失智症的母親身心俱疲,連續好幾個夜晚都沒辦法入眠,疲倦、難過甚至憤怒的情緒揉雜成一股重量,狠狠地把她壓倒在地。
閱讀更多
2018-06-27
林芷揚
高齡時代降臨,台灣社會如何因應?《今周刊》今(27)日聚集產官學界代表於「2018台灣大未來、亞洲新趨勢」高峰會中互相交流如何打造幸福滿分的高齡社會。針對學界提出長照數位化與大數據應用的建議,衛福部長陳時中承諾一年內都會做到。
閱讀更多
2/ 3
第 2頁,共 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