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7
小虎文
「我的童年是在鄉下度過的,那時候的醫療沒有很發達,可是大家都過得很快樂,那是很自然簡單的生活......」陳秀丹醫師,十多年來她站在最前線,為勢孤力單的末期病人爭「生死權」!能有這份打樁入心的決定,源自於她單純的快樂童年。
閱讀更多
2019-11-16
林靜君談心室
很多人喜歡說,等我有錢了以後,我就......。等我退休了以後,我就......。等孩子長大了以後,我就......。這個「等以後怎麼樣,我就要怎麼樣」的句型,乍聽之下好像煞有那麼一回事,但是人生能有多少個「以後」呢?
閱讀更多
2019-11-06
陳秀丹
我一直感到很憂心的事情是,因為醫療知識的不對等,導致病人或家屬做出錯誤的決定。例如已是癌末且癌細胞多處轉移、即將往生的患者,還被家屬要求要化療、急救、插管⋯⋯等。
閱讀更多
2019-10-31
黃勝堅
「丁伯伯既然和家人都有共識,那是不是找機會,把DNR意願書先簽了,到時我們大家可以於法有據的尊重您的心意。」「不要說了,不要再說了!」伊傑趴在桌上放聲大哭。我嚇一跳:「別這樣呀,你不是很有心想知道你爸的想法嗎?想成全你爸心願嗎?不要你爸遺憾嗎?」「孩子啊!」丁爸撫摸著伊傑的頭:「我跟你媽懂你是捨不得、是愛我們的,人生嘛,不過就是來走趟春夏秋冬,我很欣慰,這一生,有你們兩個好兒子,這幾年,辛苦伊偉了。」「爸?」伊偉錯愕的看著丁爸:「你剛、是在說我嗎?」從小一直在資優哥哥陰影下的伊偉,自卑讓他認命、安份不爭的守己,現在是公車司機的伊偉,一定沒想到有一天,他在爸爸的心中,是可以和哥哥平起平坐的。「伊偉謝謝你,謝謝美英,謝謝你們夫妻,一直擔著照顧爸媽的責任,我不知道該怎麼.......。
閱讀更多
2019-10-29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財產處理上,因為考量的重點不同,也會有多種法律規劃方式,在專業人士的協助下,規劃最適合自己的方式,才能在達成目的的同時,也保障自己與家人間的關係!畢竟「房子」能買新的,但「家」要重建,就沒那麼簡單了!
閱讀更多
2019-10-28
黃勝堅
錢大元看著手上這張依民國100年1月26日,安寧緩和醫療條例新修規定,錢家祖孫已成年的人,三代十八個人共同簽署的「放棄急救同意書(DNR)」心中百感交集。
閱讀更多
2019-10-25
洪仲清
我們會說「尊重」,要做到尊重,就是盡可能試著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彼此尊重,就是雙方都要互相照顧到對方的感受。只是,這個部分比較花時間,沒有效率,比較累,所以有些人,會選擇先做了再說。
閱讀更多
2019-10-24
大嶋信頼
「我的確是對老公的外遇沒有任何感覺!」這位女性突然便坦然接受了。她笑著說,雖然將老公當作空氣般毫不在意感覺有點不可思議,但是可以專注於眼前自己想做的事,不知怎麼地感覺很好。
閱讀更多
2019-10-24
黃大米
知名主持人蔡康永他從小念私立名校,當了十幾年班長,是學校風雲人物,研究所時念UCLA的電影所,同學們都傳說他念了個「怪系。」
閱讀更多
30/ 30
第 30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