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1-06
彰基院訊
自從媽媽過世後,我對死亡就產生了高度的好奇,在門外的我,很想找個窗戶探頭進去問:媽,妳在那邊一切還好嗎?
閱讀更多
2020-01-06
朴末禮, 金宥拉
現在這個時代只要有錢,沒有什麼買不到。用錢買的「小確幸」泡菜鍋雖然也不差,但很神奇地,卻不是太美味,僅僅是一種普通的滋味。果然這世界上,仍有一些是錢買不到的。
閱讀更多
2020-01-06
朴末禮, 金宥拉
人生,究竟是什麼呢?究竟該怎麼樣過下去,才不會留下後悔呢?人人都說要好好過生活,所以認真地過了。可是我們經常可以聽到,那樣認真的結果,卻似乎不一定過得很好。
閱讀更多
2019-12-31
邁克‧赫布
如果你只剩下三十天可活,你會如何度過? 你的最後一天會是什麼樣子? 誰會在你身邊?在這幾個問題所喚起的諸多事情中,或許最重要的感傷的情緒是「你只會死一次」。
閱讀更多
2019-12-31
邁克‧赫布
食物—以及某些菜餚或口味帶來的長期記憶—也跟我們照顧彼此的方式緊密連結。因此,當我們需要做些事情、想表達我們的愛時,就會提供一些食物。
閱讀更多
2019-12-30
李尚龍
有多少人因現實的壓力,無法追求夢想。所以只要你還能去追,就應該不抱怨地前進,珍惜當下擁有的,追求可以得到的,放棄不屬於自己的,不去成為那個斷夢人。
閱讀更多
2019-12-30
林芷揚
「我們常跟家人朋友說,下個月或明年我要去哪裡玩,但你怎麼知道一定會活到那一天?我們連明天、下禮拜還在不在都不知道了。所以你說,我們是不是每天都在超越死亡?」
閱讀更多
2019-12-26
黃啟團
「我恨你,長大後卻變成了你。」這種現象在文學作品中隨處可見,比如主角小時候看到家人被殺害,對殺手恨之入骨,為了報仇,自己最後也成了殺人狂魔。這樣的例子在現實生活中亦比比皆是,那些備受婆婆欺負的小媳婦,成為婆婆後,對自己的兒媳也異常嚴苛;那些對暴力的父親恨之入骨的兒子,長大後比父親更為殘忍;那些恨母親軟弱的女兒,長大後比母親更為軟弱......
閱讀更多
2019-12-18
小虎文
賴芳玉這次她不談人間律法,而是請你擦拭內在的明鏡,走進她的小說《待用民宿》的峰迴路轉,去看見內在的月光寶盒,人生總比戲劇還要充滿轉折,就在於你相信多少。成為小說家的賴芳玉,把她的人性關懷與愛,藏在每頁的隻字片語裡,提醒著我們有時就是需要「暫停」,蓄積能量,才有勇氣迎接自己想要的第二人生。
閱讀更多
2019-12-11
黃啟團
很多時候,我們也會和了塵一樣想要逃,想逃離一份工作、一份感情、一個家庭,甚至,想逃離一個國家。可不管我們逃到哪裡,總會有人不喜歡我們,總會有人和我們的意見產生分歧,總會有人批評或指責我們,環境總會有不如意的地方。面對不如意,我們當然可以選擇逃避。可是,了塵從世俗逃到了寺院,卻還是想逃。到底逃到哪裡,才是我們理想的伊甸園?真的有那麼一個處處如意的伊甸園嗎?我想,如果把自己看成「受害者」,逃到哪裡,結果都一樣......
閱讀更多
29/ 30
第 29頁,共 30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