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9
林思宇
「鼾聲如雷」、「呼呼大睡」,從醫學角度看是睡眠呼吸中止症典型特徵,睡眠品質不佳,病人卻未必有感,此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不可不慎。
閱讀更多
2018-02-05
時報出版
咀嚼時,頭會自然往前傾,是為了讓眼睛看到食物,能確實將食物放入口內。咀嚼動作進行時,牙齒是上下分開再咬合,重複進行動作,下顎位置會稍微往前。
閱讀更多
2017-12-15
長坂斉
跟偏差性咀嚼有關的突發性重聽,經常發生在四十幾歲或五十幾歲,但其中也不乏十幾歲或二十幾歲的年輕患者。如果是年輕的患者,大都是左臼齒咀嚼所引起。因左臼齒使用過度,左耳接收過多的物理性刺激,導致聽力下降,引發突發性重聽。
閱讀更多
2017-11-24
時報出版
一個人從小到大的飲食、咀嚼、吞嚥、發音、表情與姿勢等習慣,造就了牙齒整齊或是不整齊的現況。牙醫師想要透過醫療的手段,將不整齊的牙齒排列整齊,等於違反病人原本正常的生理與習慣,所以可以說「 矯正 是違反自然的」。
閱讀更多
2017-11-21
時報出版
不同階段的治療目的、原則和做法有所不同,但是有一個共通的原則:因為年紀小又處於快速生長期,不管是習慣或者是顎骨的擴張引導,都會比較快;不良的習慣也因為年紀小還沒定型,要改變比較容易;顎骨引導在愈小的孩子身上效果愈快,因此愈小的孩子需要的裝置愈簡單,對孩子來說也較沒負擔; 矯正 費用自然也比十二歲以上或成年後的費用低非常多。
閱讀更多
2017-05-11
健康傳媒 - e 起 i 健康
你走路時雙腳內八嗎?行走時重心前傾、腳跟未能著地?走路姿勢不良,小心走出問題。台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管理學系助理教授曾櫻枝分析銀髮族步態,整理出三大警訊,希望老年人自我警惕,如已成習慣,務必接受居家護理師 矯正 。
閱讀更多
2016-04-15
陳佳佳
矯正 近視、老花眼,不少人都依賴「薄薄的一片」,擺脫戴眼鏡的麻煩;要在跑趴、聚會時妝點洋娃娃般的大眼,放大片、變色片是型男辣妹的吸「睛」利器。。
閱讀更多
16/ 18
第 16頁,共 18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