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研究

顯示第 23124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300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tCol 2023-08-30

郭美懿

睡前很累還是想滑手機?當心「睡眠拖延症」上身…醫推10方法擁好眠:睡前別做「這些事」

明明知道隔天早上7點要起床上班,但睡前躺在床上就是會不由自主地拿起手機繼續滑?甚至覺得自己已經累了一整天,即便是沒有事做,依舊捨不得睡覺。如果有這些現象的話,極有可能是產生「睡眠拖延症」的生理現象。

閱讀更多

樂齡健康同樂匯 享受全方位樂齡生活

tCol 2023-08-30

整合傳播企劃製作

樂齡健康同樂匯 享受全方位樂齡生活

臺灣將於2025年進入超高齡社會,年長者因為生理功能退化,可能有五感功能轉變、行動力下降、咀嚼困難或吞嚥障礙等問題發生,在年長者的飲食製備、營養均衡、行動輔助與心靈健康上都與青壯年有不同的需求,同時也增加了照顧者的壓力,創造銀髮族群友善、健康並充滿樂趣的生活環境,是臺灣社會共同的需求與期待。

閱讀更多

2碩士孫不想婚!阿嬤祭重賞「先結的給500萬」…律師曝妙計:「這1招」讓長輩關愛代代相傳

tCol 2023-08-29

郭美懿

2碩士孫不想婚!阿嬤祭重賞「先結的給500萬」…律師曝妙計:「這1招」讓長輩關愛代代相傳

台灣不只少子化問題嚴峻,逼近5成的未婚率更是台灣新生兒出生率低落的原因之一,據內政部2021年統計,25歲到44歲適婚人口中,未婚率已達49.36%,年輕人不婚不生,主因來自「找不到對象」與「經濟條件不足」。不過就算家人在經濟上奧援,許多人也未必想要結婚,桃園中壢區美滿服務中心分享,有位76歲阿嬤開出「先結婚給500萬,晚結婚的給300萬」條件,催促正值適婚年齡的兩個孫子快結婚,未料兩孫竟「臨陣脫逃」,讓阿嬤氣急敗壞。

閱讀更多

前國稅局官員第一手觀察:為什麼有錢人不一定愛穿名牌、拿精品包?一窺富裕階層的花錢智慧

tCol 2023-08-28

翁申霖 整理

前國稅局官員第一手觀察:為什麼有錢人不一定愛穿名牌、拿精品包?一窺富裕階層的花錢智慧

有錢人的生活是如何?每天穿名牌衣、拿精品包,還是吃一餐萬元起跳的大餐?不少人想像富人的生活就是在食衣住行上有奢靡的開銷,但事實上真是如此嗎?其實,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前日本國稅局官員道出他在第一線的種種觀察,並點出窮與富的最大差別。

閱讀更多

為什麼月薪13萬,還是覺得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tCol 2023-08-28

李寧子(栗子拿鐵)

為什麼月薪13萬,還是覺得買不起房、養不起孩子?同事的抱怨讓她醒悟:窮人和富人最大的差別

我屬於比較幸運的小孩,出生在中產家庭,從小到大沒怎麼為錢煩惱過,也有機會出國讀書,看看這個世界,體驗不同的文化。但同時,和大部分國內長大的小孩一樣,我也並沒有接受過太多關於金錢方面的教育。小時候爸媽會告訴我:錢的事情你不用管,你的任務就是好好學習,考個好學校,找份好工作,你就會賺到錢,擁有好生活,至少是安穩的生活。於是,認真學習、努力工作就能賺到錢,便是我對於金錢的全部認識。我從來沒想過為什麼要這麼做,也從沒有人告訴過我什麼是投資,對財富的概念也並不明確。我理解的收入,就是直接和薪水畫上等號。

閱讀更多

氣候變遷好遙遠?極端高溫、霸王寒流、空污…都影響心血管健康!台大研究:「這樣做」趨吉避凶

tCol 2023-08-25

郭美懿

氣候變遷好遙遠?極端高溫、霸王寒流、空污…都影響心血管健康!台大 研究 :「這樣做」趨吉避凶

今年全球各地頻現極端氣候災難,除了帶來災情,也可能對人體造成影響。台大 研究 團隊就發現,環境溫度與濕度可顯著影響血壓、心率、心搏輸出量、心臟輸出量,導致冬天好發心血管疾病;而環境細懸浮微粒(PM2.5)空氣污染同樣對血壓有顯著影響,可能會增加城市上班族的心血管併發症。

閱讀更多

拒絕別人請求好彆扭,不知道如何說「不」?3種人最常陷入苦惱,這樣做不怕壞了關係

tCol 2023-08-25

申紀律

拒絕別人請求好彆扭,不知道如何說「不」?3種人最常陷入苦惱,這樣做不怕壞了關係

我們每天都會遇到幾次必須拒絕對方請求的情況。例如受邀去參加不想去的聚會、工作夥伴的提案,甚至是參與投資項目等,在你來我往的人際關係中,總是會遇到很多與自身計畫無關的各種提案和請求。有時這種無可奈何的請求,不僅會奪走瑣碎的充電時間,甚者還會影響我們的整體生活。

閱讀更多

勇敢求職吧,這世界比你想像更美好!中高齡重返職場,除了自己快樂、經濟獨立,也做回自己

tCol 2023-08-22

林暐鈞、郭美懿

勇敢求職吧,這世界比你想像更美好!中高齡重返職場,除了自己快樂、經濟獨立,也做回自己

傳統60、65歲屆齡退休才是享福的觀念,隨著台灣走向高齡化社會而逐漸鬆動,有越來越多案例顯示,老後依舊活躍職場,也是另一種理想的生活方式。

閱讀更多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tCol 2023-08-22

段詩潔

台灣逾22萬人「不知已罹糖尿病」!成人每3位就1人血糖過高…專家解惑:怎麼治?會好嗎?

2023.08.22今周刊編按:糖尿病名列國人十大死因第6位,僅2022年就有逾1.2萬人因糖尿病死亡,據國健署統計,目前全國有超過250萬名患者,且每年持續增加2.5萬人。糖尿病危害國人健康至深,但國家衛生 研究 院最新發現,台灣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1%上下,估計約22萬人不知道自己罹病,提醒民眾若空腹血糖值大於100,就應有警覺心。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 研究 研究 員鍾仁華團隊,利用台灣人體生物資料庫6萬多名成人資料串接健保資料庫發現,2012年至2020年未診斷糖尿病標準化盛行率約在1%上下,若以全國約2200萬成人估算,1%相當於22萬人。 研究 團隊並彙整7大重要風險因子,包含年齡、性別、身體質量指數(BMI)、腰臀比、糖尿病家族史、教育程度、嚼檳榔等。糖尿病就像隱形殺手,早期不容易察覺,但高血糖卻會對全身帶來傷害,併發症更令人害怕,千萬別讓迷思與誤解耽誤了治療。(原文刊載於2023/04/26,更新時間為2023/08/22)

閱讀更多

女性罹癌第一名,90%「乳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甚至「無感」!醫師:符合3條件一定要定期篩檢

tCol 2023-08-18

鄭明輝

女性罹癌第一名,90%「乳癌」患者沒有家族病史,甚至「無感」!醫師:符合3條件一定要定期篩檢

乳癌近幾年一路攀升成為世界癌症之冠,在台灣更是女性確診人數最多的癌症,飆長的速度看似匪夷所思,其實和生活習慣、環境污染、慢性病都有複雜的交互關係。過去多數人認為乳房比較豐滿、肥胖的女性才會罹患乳癌,或是認為有家族病史、遺傳基因才是乳癌的高風險群,然而根據臨床 研究 統計:90%以上的乳癌患者並沒有家族遺傳病史,身材纖瘦、年紀輕的乳癌患者也不在少數,傳統的刻板印象已被推翻。

閱讀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