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條件: 神經內科

顯示第 110 項,全部搜尋結果有 190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tCol 2025-03-31

郭美懿

羅志祥66歲母親罹「阿茲海默症」…醫:1飲食法「逆轉腦齡7.5歲」,這些傷腦食物要少吃

藝人羅志祥日前揭露母親罹患「阿茲海默症」已3年,引發外界廣泛討論。其實林志玲的母親疑似也罹患此症,並在女兒結婚後快速惡化,林志玲就曾提到願意「用很多日子去換一天『媽媽還記得我』。」兩位星媽都是65歲上下就罹患阿茲海默症,且目前無藥物可治癒,不過卻能靠日常飲食延緩失智發生,如「麥得飲食」能減少50%阿茲海默症發生的風險,逆轉腦齡7.5歲。

閱讀更多

長輩一直說「然後…」是詞窮?醫示警:恐「阿茲海默症」悄悄來襲,5種「說話異常」揪出早期失智

tCol 2025-03-28

黃軒 / 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

長輩一直說「然後…」是詞窮?醫示警:恐「阿茲海默症」悄悄來襲,5種「說話異常」揪出早期失智

你有沒有失智?──從「說話方式」早就知道──可以在家測試一下就知道#小時候父母教我們說話#長大後我們看父母說話

閱讀更多

不是老化!常發呆、腳軟、反應慢…8症狀揪出「晚發性癲癇」:血糖不穩、亂吃安眠藥恐誘發

tCol 2025-02-21

郭美懿整理

不是老化!常發呆、腳軟、反應慢…8症狀揪出「晚發性癲癇」:血糖不穩、亂吃安眠藥恐誘發

「癲癇發作」是在生活中不時遭遇、卻常被忽視的症狀。據統計,人一生中約有10%機率至少會有一次癲癇發作,台灣至少有15至20萬人被確診為癲癇症患者,而好發年紀除了小於20歲的孩童及青少年之外,大於55歲的成年人也是另一種高危險族群,稱為「晚發性癲癇」。

閱讀更多

一覺醒來像「斷電」黑濛濛,當心「眼中風」上身!黃金治療期90分鐘,高壓氧治療助恢復視力

tCol 2024-12-13

郭美懿

一覺醒來像「斷電」黑濛濛,當心「眼中風」上身!黃金治療期90分鐘,高壓氧治療助恢復視力

一覺醒來就像「斷電」一樣,眼前一片黑濛濛,注意這可能是「眼中風」!台中一名70歲阿姨起床後突然發現左眼一片黑,只能隱約看到手指,醫師檢查後發現她是「眼中風」,儘管已超過90分鐘的黃金治療期,但經過24次的高壓氧治療後,視力奇蹟恢復。

閱讀更多

她肌肉僵硬「腳像黏地上」,竟是百萬分之1罕病「跟席琳狄翁一樣」…醫籲2情況快掛神經內科

tCol 2024-12-13

郭美懿整理

她肌肉僵硬「腳像黏地上」,竟是百萬分之1罕病「跟席琳狄翁一樣」…醫籲2情況快掛 神經內科

樂壇天后席琳狄翁2022年自曝罹患「僵硬人症候群」暫別歌壇,直到巴黎奧運開幕式才驚喜復出。台灣也有一名女子2年多前開始出現肌肉僵硬感,「腳就像黏在地上,跨不出去!」一開始以為是運動傷害,但持續復健沒有改善,和來看到琳狄翁新聞才趕快就醫確診。醫師提醒,若出現下肢感覺異常且合併有步態問題,可盡速至 神經內科 就診。

閱讀更多

緊悶、壓迫感…70%的人不是「偏頭痛」!4特徵鑑別「頭痛類型」,在家1動作就能緩解

tCol 2024-11-29

郭美懿整理

緊悶、壓迫感…70%的人不是「偏頭痛」!4特徵鑑別「頭痛類型」,在家1動作就能緩解

頭痛是每個人皆經歷過的症狀,有些歷時短暫,幾秒、幾分鐘就過去,但有些頭痛卻是揮之不去的夢魘。不過許多人常以為頭痛就是「偏頭痛」,其實統計發現,患有偏頭痛的人只佔少數,反倒是「緊縮型頭痛」高達7成。北市聯醫陽明院區 神經內科 主治醫師羅元璟指出,緊縮型頭痛的發生,常與肌肉緊繃有關,只要按摩放鬆,就有助於緩解頭痛。

閱讀更多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tCol 2024-11-01

卓良珍

牙齒決定我們會不會得「失智症」?日本研究證實:注意2件事,當心失智風險飆最高3倍

目前臺灣對失智症的診療,以「 神經內科 」或「精神科」門診為主。由於失智症是一種症候群而非單一疾病,為了找出原因,醫師通常會探究以下問題:

閱讀更多

不是做惡夢!50後睡夢中亂踢亂叫,恐罹「巴金森氏症」…要掛哪一科?藥物可改善嗎?

tCol 2024-09-25

楊雅馨

不是做惡夢!50後睡夢中亂踢亂叫,恐罹「巴金森氏症」…要掛哪一科?藥物可改善嗎?

巴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發生頻率第二高的神經退化性疾病,目前沒有根治方法,但可以透過藥物減緩症狀,並經由規律的「特定運動」改善生活品質。

閱讀更多

48歲家庭主婦忘關爐火竟是失智症!醫揭4大類型症狀:這1招延緩退化,預防大腦提早老化

tCol 2024-09-12

蔡曉萱 整理

48歲家庭主婦忘關爐火竟是失智症!醫揭4大類型症狀:這1招延緩退化,預防大腦提早老化

近年來,失智症有年輕化趨勢,不再只是老年人的專屬疾病。臺北市立萬芳醫院 神經內科 黃怡臻醫師指出,雖然大多數病人年齡較大,但也有部分年輕人因家族遺傳、腦血管疾病或頭部外傷而罹患失智症。無論年齡大小,及早發現與治療是控制病情的關鍵。

閱讀更多

SMA健保放寛給付上路,醫勸病友把握機會積極評估治療

tCol 2024-08-28

NOW健康

SMA健保放寛給付上路,醫勸病友把握機會積極評估治療

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全名為Spinal Muscular Atrophy)是一種因運動神經元退化,導致肌肉無力及萎縮的遺傳性疾病。然而,SMA透過積極治療,不僅有助延緩疾病惡化,降低感染併發重症的風險,甚至有機會讓運動功能進步。在各界努力之下,健保署響應國際潮流,在8月1日起全面擴大給付,讓全台約400名病患,在臨床評估後都有申請SMA藥物治療的機會。

閱讀更多

1/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