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4-02
老黑(田臨斌)
之前在臉書談到老婆和丈母娘一起出遊,留我獨處在家的話題,網友留言有用也有趣,其中一位說「為何不跟著一起去」,倒是我從沒想過的。
閱讀更多
2025-02-18
優照護
清晨6點,趙家門口傳來一陣聲響。趙奶奶正溫柔地和趙爺爺閒聊著,手上的動作卻略顯吃力。她推開大門,先顫顫巍巍地將坐在輪椅上的趙爺爺推至走廊,再回家拿好錢包及隨身物品。此時天剛亮,天氣微涼、陽光正好,適合兩人出門走走、曬曬太陽。
閱讀更多
2025-01-16
郭美懿整理
66歲的張奶奶近來常在晚上輾轉反側,難以入睡,雖然高血壓有規律吃藥控制,但仍不斷抱怨全身不舒服:脖子緊、頭痛、胸悶、手腳沒力氣…覺得自己甚麼都不會,連拿手的廚藝也不開伙了,朋友邀約更是能推則推,漸漸待在家裡的時間變長。家人帶張奶奶去看病、復健,還是改善有限。對於家裡事務,奶奶也會沒來由地煩惱,擔心兒女不結婚、退休金不夠等,就算家人一再保證生活無虞,奶奶還是愁眉苦臉,甚至突然發怒。直到兒子看到同事媽媽有類似狀況分享,警覺到張奶奶可能是「老年憂鬱症」,陪同前往精神科就醫,經過3個月的療程,張奶奶漸漸找回原本的丰采,朋友及家人再次見到她爽朗的笑容。
閱讀更多
2024-10-09
聯合新聞網 綜合報導
每個人投資理財觀念不同,有的人喜歡將資金投入股市,也有的人選擇買房置產。近日一名女網友就表示,她的存款大都放在股市,但身邊卻一直有人勸她買房,讓她實在無法理解。
閱讀更多
2024-08-30
謝青樺、李秋藝、林翰飛
詐騙手法日益翻新,要如何防護自己的退休養老金?如何有尊嚴的為自己的健康及財產做老後安排?就趁此時,聰明規畫自己的後半生!
閱讀更多
2024-08-19
林暐鈞
每一個人面對親人離世時,都有不同的悼念方式,你以為的怪異,也許只是他消化悲傷的儀式。生死關懷教育推廣協會理事長郭慧娟說,「有一位死亡咖啡館學員的父親過世後,每晚照樣打電話給父親。」話筒另一端不再有回音,但愛仍延續,「家人叫她別再打導致她憂鬱症,後來我們一起陪她打,走過低潮,她還出書幫助走不出喪親痛苦的人!」現年60歲的郭慧娟,是台灣「死亡咖啡館」的創辦人,10年來透過咖啡館推廣生死教育,影響逾5萬人,以「擺渡人」之姿助人脫離心痛、邁向下階段人生,「只要上天願意給我更多時間、金錢、體力、智慧,我都願意做。」
閱讀更多
2024-08-13
吳挺絹律師/理財規劃顧問(AFP)
「您覺得遺產是什麼呢?」如果您問我,我的回答是:「遺產是留給家人最後的禮物!」但如果家人為如何分這些禮物而意見不合,爭破頭並為此對簿公堂呢?有些家庭甚至為此衍生刑事案件,您知道嗎?其實分配禮物的遺囑,可以成為我們留給家人的「最後一封情書」~
閱讀更多
2024-08-01
我年過60,又怎樣? 黎兒人生相談室之119
Q:我是依琳,49歲,在室內裝潢設計界還算小有名氣,接件接不完。39歲生日那天,小我5歲的丈夫以想要孩子為由要求離婚,而我早已設定自己不想要小孩,只好答應他。失婚1年多後,我又認識並交往現在的54歲男友,他當時已離婚十幾年,有2個已婚的女兒,父女關係密切。多年來,母親把我栽培成她理想的樣子,因此反對我再婚,72歲的她認為我上當了,夾在學歷遠不如我的男友跟他女兒之間會吃苦頭等,我是否應該再婚呢?前夫跟我同在室內設計業,或許因為我太忙,讓他覺得不像個老婆,尤其他想要孩子,讓我很難拒絕離婚。由於我跟前夫有許多共同業界朋友,離婚把我搞得很慘!而且那一年,長年支持我的父親也過世,我真的很難承受這樣的打擊,在最崩潰時候,跟曾有失婚之痛的男友吐訴,才越走越近。我的設計事務所在台北,他則是台中甜點舖的第3代繼承人,他從小學做甜點,高中畢業就開始工作,把老店打理得有聲有色。他早婚、也很早離婚,兩個女兒分別32、33歲,也是長年幫忙家業,跟著他長大。我雖然認識他多年,但因為父親抽菸罹癌而過世,因此對抽菸男人很抗拒,一直沒把他當作男人對待過。直到我離婚後才比較常跟他見面,甚至因為只當他是談得來的異性朋友,因此每次去台中找他時,都穿得很隨便,沒想到他很早就意識到想跟我交往、甚至結婚!我41歲時,開始意識到他或許是好伴侶,那次隔了3個多月才去找他,他說自己戒菸了,讓我對他的觀感瞬間一變。他跟我前夫是完全不同型的人,前夫嘴上說支持我的事業,事實上只想爽快花我的錢,要我做好家事、又要生兒育女,我一直感受到很大的壓力。因此他要求離婚時,我馬上就答應了。我跟現在的男友交往至今8年,也形同遠距婚了,他從不要求我為他做什麼,真心尊重我所做的事,我也很尊敬他經營事業的才華。他兩個女兒原本強烈反對我們在一起,但經歷婚姻及人生挫折,現在也比較不排斥我了,只剩下重視學歷、履歷的母親還在反對。男友等我多年想結婚,我也想要有能一起終老的好伴侶,我是否可以答應他呢?
閱讀更多
2024-07-19
丁菱娟
說這個議題有些沉重,但就像日本作家吉澤久子所說的,人生到最後都是一個人,不管是單身、離婚或喪偶,最終我們都是一個人離去。所以每個人最好都要具備孤獨的能力,還有讓自己快樂的能力。
閱讀更多
2024-07-15
洪雪珍
現在房子這麼貴,妙的是,年輕人索性放棄不買了,也就不煩惱了;倒是他們的父母很煩惱……只要我這個年紀的人聚會,主要話題都圍繞在2樣:一個是照顧老年父母或公婆、一個是幫年輕子女籌錢買房。
閱讀更多
1/ 14
第 1頁,共 14頁